阅读历史 |

开局给汉武帝直播世界地图 第97章(1 / 2)

加入书签

可惜,随着封建王朝的进一步发展,科举制在帝王手中变成维护统治的工具,反而严重危害社会进步。】

秦朝

“不用担心危害。”

看着天幕,嬴政心里已经有了打算。

他也要开科举!

当然,嬴政想的‘科举’和后世的科举不是一回事,毕竟大秦的情况和后世完全不同,就像后世已经形成势力的权贵,肯定会疯狂阻止科举,因为那时的读书人实在是太多了,可如今又能有几个读书人?

能识字的人都少的可怜,能读书的,最低也得是士,而散落民间的这种人,基本上都是原六国的贵族官吏!

他开的科举,是检测他们是否投诚的敲门砖。

“朕给你们一个机会,学秦字,考科举,当秦吏,好继续荣华富贵,而连秦字都不学的人——”

嬴政的眼中闪过一丝寒意:

“当杀!”

汉朝

“光有纸可不行,寒门可没有书。如今纸张用做考核更有效。”

刘彻摇了摇头,唐朝和如今相差太大,尤其是底层,大多只是认字,不懂治国,想从底层民间选取人才,太难!

不过——

“民间不行,吏目们总可以选吧?又不是选上来当国相,有能力做二千石(郡守),也比放上去一堆什么不做,只会贪污敛财的垃圾强!”

熟知权斗的刘彻,显然不会直接挑起那么激烈的社会变革,只是官员内部竞争而已,上层的官员一个萝卜一个坑,往下走个一两层,属官、大吏各曹简直多到数不胜数,这些人不想往上升?

以往是没机会,现在机会可摆在你们面前了,只要你们通过考试,证明自己能力够强,能干的比郡守好,郡守职位就是你们的了!

至于被踢下去的郡守——

垃圾有多远滚多远。

【而在唐朝,一项与造纸术无比相配的技术发明了。

雕版印刷。

在木板上雕刻出文字,图画,在版上涂抹上墨,反过来贴上纸张,用滚筒轻轻一压,一页书就印好了。】

伴随着天音,天幕展示出一个人刷墨印刷的场景,那雕版的模样,使用一应俱全,全部展示在了众人眼中。

秦朝

嬴政怔了一下,随即生出了狂喜。

“好啊!好一个印刷术,朕能更快将秦律印到各地了!”

如此一来,他可以清理起来六国叛贼就更加容易,甚至只要多给他一些时间,十年,不,五年,对大秦归心的秦吏就能够逐渐成长起来,到那时,大秦就能逐渐坐稳天下!

汉朝

“嘶——”

看着如此便捷的雕版,刘彻不由得深吸一口冷气。

“天幕,你给的好东西太多了,朕没法现在用啊!”

纸张改变还没那么大,可配上印刷,这就是掘坟了!

【而除了雕版印刷,宋朝还出现了活字印刷,不过,现代人大多认为活字印刷在古代更先进,但实际上,哪怕到了清末,印书还是多以雕版为主。

活字不被大规模采用的原因很多,木制陶瓷的活字难以保存,铜可以,但造价太昂贵,油墨技术不达标,最麻烦的,是汉字实在是太多了,活字的成本极高,再加上排版……是真的打不过雕版。】

【不过,仅仅是雕版,就足够给古代带来很大的改变了。

在造纸术和印刷术努力下,唐朝继承隋朝三万七千卷书,再加上本朝著作,最后达到了接近八万卷藏书。

北宋初年,藏书也在八万卷左右,可惜真宗时皇宫失火全给烧了,只剩下一些复印本存世,仁宗重建崇文院的时候,只有三万卷书。

与此同时,民间藏书也极为兴盛,

比如唐代的苏弁、韦述,聚,蓄书二万卷,宋代荣王赵宗绰的藏书最多,能达到七万多卷。

等到了明清,家藏书达几万卷的人多以千计,甚至有藏书多达几十万卷的家族,足可见文风之盛。】

汉朝

“多少?!!”

听着最后的数字,刘彻想起来自己天禄阁也就几千卷的藏书,心态崩了。

艹(一种植物)

他一个皇帝,藏书还没有后世民间藏书的零头多?!

第77章 视频 华夏危已

秦朝

“民间个人能有几十万卷藏书……”

听闻这个数字的嬴政眼中全是恍惚,之前竹简对比商周的金文,他还感触不深,现今纸张对比竹简,这改变,简直是翻天覆地!

“秦宫内的这些典籍,放在后世,怕是连士人都能拥有的了吧?”

没有什么比物质财富更能对比差别,嬴政微微叹息,道:

“古今,好一个古今,我等古人,当真是不如后人!”

不过。

嬴政的眼中逐渐多出几分笑意。

这样的不如,也是好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