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来龙去脉(2 / 3)
的势力,那就是来自东陈国!’
&esp;&esp;段玉眼中精光大放,已经堪堪到了拨清历史迷雾的程度。
&esp;&esp;如果说丁让活着对谁最有利,那一定是东陈!
&esp;&esp;只要他活着,并查清楚真相,镇东军不反也得反!
&esp;&esp;如此一来,叶州必然大乱,东陈国便有机可乘!
&esp;&esp;‘前世记忆中,镇东军虽然反叛,但很快就被扑灭,东陈国的准备算是做了一半无用功!’
&esp;&esp;为何说是一半?那便是因为叶州一乱,还有平叛战争,哪一个不是大耗元气的事情?
&esp;&esp;原本庆国对东陈占据地利,还有镇东军这个不怎么可靠的二五仔作为楔子钉入其中,当真是牢牢占据战略主动位置。
&esp;&esp;但大乱平定之后,纵然东陈国来不及发兵弄些好处,但庆国的战略优势也是尽数失去,从此转为彻底防御的状态,堪称主客转换了。
&esp;&esp;‘一个国家能动用的能量,肯定比一个节度使高多了……这次前来主持的,起码也有一个神通士!’
&esp;&esp;段玉心里暗凛:‘幸好此时勉强可以算目的一致,不必担心他们突然下手!’
&esp;&esp;实际上,有着他出马,说不定那些暗中的东陈国探子反而要松一口气,因为凡是做过,必然留下痕迹。
&esp;&esp;如果到时候追查到东陈方面,反而不美。
&esp;&esp;而段玉主动站出来,却是将东陈的嫌疑洗得干干净净,简直是一个天然的神仙局,浑然天成,没有丝毫破绽!
&esp;&esp;‘如此看来,这丁让真的是似危实安,并且这一次就算他是傻子,也会有人抢着将真相与证据送到他眼皮子底下的……’
&esp;&esp;‘镇东军贺宗,已经到了破鼓万人捶的地步!’
&esp;&esp;由此又延伸出一点,为何东陈不干脆招降贺宗?
&esp;&esp;那便是因为此人当年投诚之时做得太绝,差点没把东陈国君气死!更何况,纵然贺宗敢再叛逃一次,东陈国也未必敢要这个二五仔,纵然勉强收下了,搞不好也跟吃了苍蝇一样恶心。
&esp;&esp;更何况,贺宗当年在东陈国仇人大把,这次说不定就是对方居中主持,就连‘伏杀丁让’这样的毒计,都八成是被内奸暗中挑唆的。
&esp;&esp;‘前世果然站得太低,根本想不到一系列事情当中,竟然还有如此多曲折……’
&esp;&esp;段玉将来龙去脉猜测得七七八八的同时,心里更是有着警惕。
&esp;&esp;自己虽然掌握前世记忆,但如果仗之横行,没有弄清楚其中曲折隐秘,恐怕死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
&esp;&esp;‘不过,这一次我还是赌对了!’
&esp;&esp;段玉想清楚之后,下手毫不留情,连珠发箭,将那几个远远缀着的牙兵恐吓走,旋即就飞快下山。
&esp;&esp;果然,他们刚刚跑到半山腰的时候,就可以看到一大波追兵汹涌追来,甚至还有不少弓箭手。
&esp;&esp;任凭这山道狭窄,多的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有利地形,但万箭齐发之下,还是得变成刺猬!
&esp;&esp;段玉当然没有想挑战的想法,跟着秦飞鱼抱头鼠窜。
&esp;&esp;幸好此时山下一阵骚乱,出现了大队官兵!
&esp;&esp;这伙人乱糟糟的,其中还混杂了不少捕快衙役之流,都是一拥而上地开始登山。
&esp;&esp;段玉一眼就辨认出来,那是本县的县尉带兵前来救驾。
&esp;&esp;见到这一幕,后面的左然再怎么不甘,也只能下令撤退。
&esp;&esp;毕竟,他们的身份乃是见光死,甚至还会对贺宗产生影响。
&esp;&esp;不过好在这九山坳山脉连绵,只要他们收拾了死人与其它痕迹,再化整为零,往山脉中一逃,那也是若滴水藏海一般。
&esp;&esp;打仗是未虑胜,先虑败,而这些杀手显然也在伏杀之前,就考虑好了退路。
&esp;&esp;不仅退得井井有条,更是留下了不少迷惑性的线索。
&esp;&esp;比如段玉顺手夺来的长弓,如果按照这条线索查下去,最后肯定跟镇东军没半毛钱关系,反而要指引到州牧大人头上。
&esp;&esp;“哪位是丁让丁大人?下官护卫来迟,还请恕罪!”
&esp;&esp;没有多久,一行人就气喘吁吁地来到丁让面前,为首者身穿镶铁皮甲,气息精悍,乃是本县县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