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从皇帝手上抢饭吃(1 / 4)
&esp;&esp;“诺!”
&esp;&esp;听到王生将如此重要的消息告知与他,陆机脸上露出严肃之色。
&esp;&esp;“君侯放心,既然是机密之事,在下嘴实,定然不会说出去的,倒是戴渊他们,不知道可否透露一二?”
&esp;&esp;“此事不急,你心里先有底就行,之后的消息,本侯会告知他们的。”
&esp;&esp;“明白了。”
&esp;&esp;陆机轻轻点头。
&esp;&esp;“若是无事,那便这样了。”
&esp;&esp;作别陆机,王生朝着书房的方向去了。
&esp;&esp;书房之中,张宾果不其然就在期间。
&esp;&esp;不过现在的张宾却是没在看书。
&esp;&esp;这金谷园里面的藏书,几乎是被他看完了。
&esp;&esp;没书可以看,当然是看不了了。
&esp;&esp;是故这段时间张宾都是在练字,或者给那些书籍做一些注解。
&esp;&esp;看到张宾如此无聊,王生也给了他一些任务。
&esp;&esp;这任务也很简单。
&esp;&esp;便是给兵书注解。
&esp;&esp;这个时代的兵书,能够用一个字形容描写的,就不会用两个字。
&esp;&esp;简单至上。
&esp;&esp;这是古代纸张昂贵,古人不得不精简字句的行为,但王生这般看过去,有些深意,却是体会不到。
&esp;&esp;这种心情,这种难受,是王生这些天切身体会到的。
&esp;&esp;是故让张宾做注解,遇到不懂的问题还可以马上询问。
&esp;&esp;大善!
&esp;&esp;张宾也乐得给王生做老师,因此在每本兵书的注解上都下了功夫。
&esp;&esp;“君侯,可是要兵书,不过这本倒是只注解了一半。”
&esp;&esp;他还以为王生是要来向他拿兵书的。
&esp;&esp;像王生这般学习能力强的人,张宾也是少见。
&esp;&esp;别人一本书,能够研究个一两年,但是拿到他这位明公面前,只是三四天,便向他要新的兵书了。
&esp;&esp;起初张宾以为王生只是浅尝辄止,并没有将兵书里面的内容吃透,但是当他询问兵书里面内容的时候,王生都能说出来,应对自如,有时候还能说出独到的见解出来。
&esp;&esp;这可不是一个不懂兵书的人能说的出来的。
&esp;&esp;没见过猪跑,还没吃过猪肉吗?
&esp;&esp;作为后世人,王生平时电视剧看得多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也是学了一个遍。
&esp;&esp;历史上著名的战役,也有了解过。
&esp;&esp;像是《孙子兵法》这些的王生没看过,但是小红书还是看过的。
&esp;&esp;图书管理员的不少理念,放在这里还是有值得借鉴的地方的。
&esp;&esp;是故
&esp;&esp;王生确实不懂兵书,也确实很懂兵书。
&esp;&esp;这句话很矛盾,但是放在王生身上,却不矛盾。
&esp;&esp;“今日本侯来,可不是要你的兵书。”
&esp;&esp;王生神采奕奕的看着张宾,说道:“孟孙,这一屋子的书,你恐怕是看完了,实不相瞒,洛阳有的书,金谷园基本上都有,洛阳没有的书,此处恐怕也是没有了,但是有一个去处,书绝对多。”
&esp;&esp;王生不是来要书,那便是有其他的想法。
&esp;&esp;“恐怕君侯这次来,是为了西征的事情吧?”
&esp;&esp;“知我者,孟孙也。”
&esp;&esp;这孟孙既然一句话便猜中了他的想法,王生也不打算就这般遮遮掩掩下去了。
&esp;&esp;当然。
&esp;&esp;从一开始,王生便没有遮遮掩掩的想法。
&esp;&esp;“今日我来,确实是西征之事,孟孙有大才,屈居书屋,却是大材小用了,大丈夫当建功立业,此次西征,我已经与陛下言明要随军出征了,是故本侯身边,得有一个出主意的人。”
&esp;&esp;王生这句话,就让张宾有些惶恐了。
&esp;&esp;“以君侯之智,又如何需要出主意的人呢?”
&e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