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6章 严肃点儿打劫呢(2 / 3)
上午,官员们又被拜里i苏剌亲自请去赴宴,夏浔静极si动,便和苏颖带着唐赛儿一行三人,由一些双屿卫官兵和潜龙秘谍的明暗保护下,踏上了满剌加的国土,这已是大明战舰赶到满剌加的第四天了。
&esp;&esp;朱允如果真的南逃了,那么他是不大可能留居在这个地方的,朱允如惊弓之鸟,对一个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人来说,这里距大明还是太近了。
&esp;&esp;所以郑和的舰队是直接驶到这儿的,夏浔并没有带着双屿卫,先扮海盗杀奔过来。以大明此时的战斗力,这个地方只需几条船、几百兵就能拿下来,双屿卫如果真的浩浩dangdang杀来,还不吓坏了这里的小朋友?
&esp;&esp;眼下,大明商贾在这里处处开hua,深深地扎下根去,如果真有什么人隐藏在这里,是根本藏不住的,所以夏浔压根儿没把满剌加列为他的探察目标。
&esp;&esp;不过,籍察访之名,去散散心也好啊。说起来,前世今生,这还是他第一次到南洋呢!
&esp;&esp;※※
&esp;&esp;这时候的南洋诸国,海洋贸易还是不太活跃的,因为对南洋来说,最大的商品供应地和商品消费地都是大明,而大明帝王自朱元璋开国以来所执行的海洋政策,使得这儿的商品贸易大为萧条,远不及唐宋和元朝时期。
&esp;&esp;这个时候,欧洲人的大航海时代还没有来临,一直以来的海上贸易的霸主是阿拉伯人,而阿拉伯人虽然也时常出现在这一代,但是他们的触角还没有牢牢地控制这一代,他们现在在东方的贸易心还集在印度的几座沿海城市,比如古里。
&esp;&esp;此前郑和虽然下过一次西洋,回程时也从南洋诸国采购了大量商品,但那终究不是经常xg贸易,大明对他们的朝贡贸易有一定的时间限制,既然是朝贡,总不可能今儿派船去大明,明儿再派船去,就算一年一趟都算太过频繁了。
&esp;&esp;因此现在主导南洋贸易的,依旧是走si。
&esp;&esp;走si就必须有武装才能避免海盗打劫。可是拥有武装的走si团队,且没有国法的约束,那么能杀能抢的时候,他们会自律么?所以不可避免的,走si商团就摇身一变,成了海盗的一员,只不过他们不是纯粹的海盗,而是兼具着海盗和走si商两种身份。
&esp;&esp;这种人,hun得最出se的、势力最大的,就是海盗王陈祖义。
&esp;&esp;陈祖义是广东chao州人,洪武年间入南洋为盗,二十年功夫,成为南洋一带最强大的一股海盗首领。势头最猛的时候,陈祖义战舰百艘,士兵万人,这样一股力量,已经可以傲视南洋许多小国了,以致一些南洋国家得向这位大盗进贡,以保平安。
&esp;&esp;后来,陈祖义试图把势力扩张到黄海,东海,这时候恰好朝廷派李景隆、铁铉和夏浔扫dang东海群寇,夏浔说降了双屿群盗,结果陈祖义偷ji不着蚀把米,反毁了自己的十条主力战舰。之后朱棣登基,部分放开了海禁,开始大力建设水师,陈祖义在福建水师将领赤忠的打击下,势力进一步萎缩。
&esp;&esp;无奈之下,陈祖义跑到三佛齐(今印度尼西亚巨港一带),投靠了渤林邦国,做了朝廷的一员大将。渤林邦国国王死后,他干脆纠集部众,挟制百官,自己称王了。
&esp;&esp;由盗而王,这陈祖义也算是一个传奇了。
&esp;&esp;如果事情就这么结束,或许陈祖义的传奇会一直传下去,据说唐朝时候虬髯客争天下失败,率部下远赴南洋,自据一地称王,可那毕竟是一个传说,唐朝时候海洋贸易是很发达的,后来却并没有什么从南洋一带传回来的实据证明他在南海称王,而陈祖义却是实打实的做了一国之主。
&esp;&esp;奈何,当他得知大明再下西洋的消息时,这位骨子里依旧是个海盗的国王却动了贪心,于是,他的传奇也就止步于此了。
&esp;&esp;上一次郑和从西洋归来的时候,渤林邦国的国王还不是他,做为该国一位权倾朝野的大将,他要隐藏自己的身份很容易,郑和并不知道这个小国有位将军,竟然就是大明通缉多年的海盗王。
&esp;&esp;当郑和归国时,陈祖义也怂恿国王向大明朝贡,当时这位国王已经大权旁落,愿不愿意都只能由他摆布,贡使的船队自然也是陈祖义的si人船队,所得当然也是落入他个人的腰包,只不过是打着渤林邦国国王的旗号罢了。
&esp;&esp;这位仁兄的船队上路时,根本就是空船!
&esp;&esp;他一件贡品也不带,一路走一路抢,抢到什么贡什么,北京行宫武百官反对朝贡时所提到的那些破烂贡物里,就有这位陈老兄所献上的贡品。回去时这位仁兄也没闲着,照旧是一路抢回去。
&es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