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70 缘由(2 / 3)
愿的进入了武库,但和夏侯未央也因此而结下了梁子,在武库之中大肆散布谣言,诋毁夏侯未央以及国士府。
&esp;&esp;或许,这正是太宗想要看到的局面,所以并没有制止,让岳千山认为自己摸到了太宗的脉门,从而愈发肆无忌惮,导致武库之人对国士府普遍充满了敌意。
&esp;&esp;丁宁在了解了前因后果后,心中感慨万千,但却不予置评。
&esp;&esp;太宗,也是他打心眼里敬佩的一个伟人,帝王心术,御下之道,这是一位合格的领袖必备的手段。
&esp;&esp;对此,他虽然为国士府感到不平,但也不认为太宗做错了什么。
&esp;&esp;毕竟,古往今来,太多的人在权利的诱惑下迷失了本性,太宗作为最高领袖,若是不想办法制衡国士府,谁敢保证他们不会在权利的欲望中迷失了自己?
&esp;&esp;如果站在太宗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虽然对国士府似乎有些不公平,但其实他并没有做错什么,他考虑的是大局,不掺杂任何的私人感情。
&esp;&esp;可如果站在国士府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那就太委屈了,有种“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的憋屈感。
&esp;&esp;这也让丁宁心中敲响了警钟,反思起自己最近的所作所为来,中医界的招牌式人物,宁大教授,中科院院士,传统医学院的院长,宁海十七局局长,宁海国安局特别顾问,宁海刑警队顾问,武榜榜首……
&esp;&esp;这一系列的职务和光环,带给他的不仅仅只是荣耀,随之而来的或许还有猜忌和打压。
&esp;&esp;特别是他从夏侯未央口中得知,上头有着授予他少将军衔,担任羽林卫副总卫的想法后,他就更加担心了。
&esp;&esp;一个年仅二十三岁的少将,还头顶着那么多普通人穷其一生都可望而不可求的光环,这真的是好事吗?
&esp;&esp;对此,丁宁首次意识到自己太过锋芒毕露了,一旦引起上头的猜忌,那他的日子可就不好过了。
&esp;&esp;这样一来,让他即将拥有少将军衔的喜悦顿时化为乌有,不但不觉得兴奋,反而觉得这军衔简直就是个烫手山芋啊。
&esp;&esp;看着他脸色阴晴不定,夏侯未央作为一个历经坎坷的老前辈,哪里不知道他在想些什么,拍了拍他的肩膀,语重心长的道:“这个军衔你必须要接受。”
&esp;&esp;“为什么?”
&esp;&esp;丁宁不解的看着他,尽管他不管是智商还是情商都很高,但依然看不透其中的关键。
&esp;&esp;“因为这是羽林卫的副总长啊。”
&esp;&esp;夏侯
&esp;&esp;未央的人生阅历又岂是丁宁可比的,一语就道破了天机,让丁宁恍然大悟,嘴角露出一抹苦笑。
&esp;&esp;是啊,若是其他军衔他定然会想方设法的婉转拒绝,但羽林卫的副总长所配备的军衔,他不能拒绝,也无法拒绝。
&esp;&esp;因为他本身担任着国士府的职务,而羽林卫,正是上头弄出来平衡国士府手中权力的部门,这本身就是一种平衡的手段,若他不接受,反而更容易惹得上头猜忌。
&esp;&esp;丁宁苦恼的揉了揉太阳穴叹息道:“看来,上头已经对我有所猜忌了啊。”
&esp;&esp;“也未必,这一任元首心胸宽广,心思如海,谁也不知道他在想些什么,但我觉得,让你到羽林卫担任副总长还有其他用意,但具体是什么用意,我也猜不透。”
&esp;&esp;夏侯未央对现任元首的评价相当高,此人敢作敢为,知人善用,不畏强权,行事作风极为强硬正派,胆识魄力都非常人可及,做事不喜欢墨守成规,擅于打破陈规陋习,勇于改革创新,是个极其具有个人魅力的人,也是个一心为民做实事的好领袖,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尊重与爱戴。
&esp;&esp;对此,丁宁深有体会,若不是元首别具一格的行事作风,又怎么会敢于给他开出特许一夫多妻的证明文件,这可是会对他的执政生涯留下严重污点的“把柄”。
&esp;&esp;想到这里,他提着的一颗心又放回了肚子里,或许,是他想复杂了,以那位的心胸,应该还不至于对他这个年轻的“大熊猫”生出什么忌惮之心,纯粹就是因为感谢他在医学峰会上为国争光,才给他一个少将军衔作为奖励。
&esp;&esp;当然,若是他知道那位被夏侯未央赞誉有加的元首大人,昨天在笑眯眯的听完关于蜀都武家的汇报做出“不予回复,静观其变”的批复后,大笑着说了句“这还真是天助我也”,恐怕就不会那么天真了。
&esp;&esp;轰!
&esp;&e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