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4 捧上云端(2 / 2)
,听说福利超好的。”
&esp;&esp;“这特么才是境界啊!宁为同学,你天天看新闻联播吧?”
&esp;&esp;……
&esp;&esp;可惜宁为一直没在群里冒泡。
&esp;&esp;闲下来的时候他偶尔会翻翻聊天记录,但从不回复任何内容。
&esp;&esp;因为每当想回复点什么的时候,他发现不管自己说什么,都能被理解成凡尔赛。
&esp;&esp;谦虚点,说这没什么,我现在就想安安静静做项目……
&esp;&esp;凡尔赛。
&esp;&esp;说外国也不一定比华夏好……
&esp;&esp;凡尔赛。
&esp;&esp;说普伦斯顿不一定比国内学校好……
&esp;&esp;凡尔赛。
&esp;&esp;算了,干脆保持沉默。
&esp;&esp;沉默是金!
&esp;&esp;这也让宁为有了些新的感悟。
&esp;&esp;难怪人越是达到一定高度就越要谨言慎行,表态越少越好。
&esp;&esp;因为在不自觉中,便已经被抬到了一个标杆的位置,一言一行,都被无数人盯着,然后翻译成千万种不同的理解。在网络时代,还会飞快的散播出去,被各种解读……
&esp;&esp;但世事就是难料,或者说事情发展从来不会以当事人的意志转移。
&esp;&esp;在宁为觉得他最需要保持低调的时候,《科学》上关于湍流算法的第二篇论文重磅发表了。
&esp;&esp;《turbulence algorith: a new work security tion》,正刊第一篇论文,便是宁为的。
&esp;&esp;之所以说是重磅,因为这篇论文不但刊载在正刊第一版,宁为的半身像还直接被放到了这一期《科学》期刊的封面上,下面介绍很简单也很显眼,chese wisdo。
&esp;&esp;宁为的肖像很明显是从传到外网的那次访谈中单独抠出来的,有p的痕迹,尤其是那看向远方的眼神,像是在思考宇宙的奥秘。
&esp;&esp;当然,这些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上一次《科学》杂志用人物做封面还要追溯到一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esp;&esp;什么叫树欲静而风不止,就是这种情况了。
&esp;&esp;宁为终于体验了一把被捧的感觉。
&esp;&esp;难怪有个词叫捧杀!
&esp;&esp;当有些人决定捧人的时候,足以让被捧的那个感觉晕头转向,不能自己,飘飘然到觉得天下之大,也能一手掌握……
&esp;&esp;真的,如果稍微不够理智,宁为大概真会试试在学校横着走是种什么感觉。
&esp;&esp;真实情况却是他现在真不太敢走出实验室了。
&esp;&esp;这得感谢余兴伟。
&esp;&esp;这位博士师兄当看到《科学》上又一篇论文二作印着他名字的时候,每天午餐从两菜一汤直接升级到四菜一汤,而且每顿都不重样的,眼角更是因为那热切的笑容,开始有了不太明晰的纹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