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二章 抵达静江稍作整顿(2 / 3)
却是两广人,虽然这是几百年前的广西,但地理上的变化其实不是很大。
&esp;&esp;静江知府武白叔携诸多地方官员前来劳军,发动百姓列于道旁,箪食壶浆,膜拜王师之强盛,杨璟也没跟他客气,因为鹿白鱼和杨艾男早就来此打前阵,杨璟对武白叔并不算陌生。
&esp;&esp;杨璟隐晦地谈起书信的事情,武白叔就更是放心,知晓这确实是杨璟的授意和安排,他也就有了底气。
&esp;&esp;大军在静江府安顿补给,杨璟便接受了武白叔的邀请,带着张长陵等诸多将领,游览了静江的山山水水。
&esp;&esp;人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这些个将领也是眼界大开,泛舟漓江,看着那青山秀水,美轮美奂,似那人间仙境,漫提多么美妙。
&esp;&esp;他们本以为广西乃是生蛮窃据之地,肯定是穷山恶水刁民,可见得这原始生态之美,他们也都感叹不已。
&esp;&esp;这等美丽的地方,又岂能让蒙古人给占了去!
&esp;&esp;尤其在漓江边泛舟之时,他们见得一些白裤瑶族还是别的部族女人,就在江边浣纱洗头,部族民风开放,女人们也没什么顾忌,露着白花花的腿脚,满头秀发便如青山远黛一般。
&esp;&esp;这些山女在江边唱着歌,歌声清越而悠扬,真真是世外桃源一般的景象。
&esp;&esp;那些个女人们见得江上的船儿,顿时一阵骚乱,有害羞的便低头不语,也有躲到河滩石头后面的,胆大的却是笑了起来,似那黄莺鸟儿一般悦耳。
&esp;&esp;但见得一名花衣裳的少女站起来,叉着腰便指着杨璟等人的船儿,开口唱了起来,歌声顺着温婉清凉的河风,袅袅传了过来。
&esp;&esp;“哦呵一声唱山歌,青山绿水来相和,山上多是桂花树,山下一条绿带河…“
&esp;&esp;张长陵等人见得这妹子唱起歌来,虽然粗旷却又悦耳,风格粗粝,毫无矫揉造作,豪迈且天然,可比那些勾栏瓦舍里头绵软酥糯无病的歌伎强太多了。
&esp;&esp;“武大人,这是“
&esp;&esp;张长陵等人赶忙向武白叔这个地主问将起来,武白叔正要回答,一直沉默着的贾似道却开口答道。
&esp;&esp;“这些壮族女人最是豪放,这是在跟你们邀歌呢,他们以歌传情,最喜欢以对歌的方式来寻找情郎,这是个人人能歌的民族,歌如其人,若唱歌不错,人自该不错的“
&esp;&esp;“诸位将军若是会唱,对歌也是无妨,说不定还能抱得美人归呢,哼哼“
&esp;&esp;贾似道这段时间有把柄捏在杨璟手中,是以老实到不行,可他毕竟是个文人,文人就少不了卖弄才华的毛病。
&esp;&esp;他如此一说,武白叔也不由惊诧得赞道:“确实如此,总督见多识广,博闻强记,实在让人佩服!“
&esp;&esp;贾似道朝武白叔拱了拱手,仿佛这个进士出身的知府,才是他值得交谈的对象,杨璟等武夫还不配一样。
&esp;&esp;武白叔也有些受宠若惊的意思,赶忙回礼,却又听得贾似道朝众人提醒道。
&esp;&esp;“不过这些女人生性刁蛮彪悍,而且用情专一,诸位大人可要小心,粘上了可就甩不掉了。“
&esp;&esp;张长陵听出了贾似道的嘲讽之意,不由冷哼一声道:“张某虽然读书不多,但也听说过,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最是读书人,若有这等天真漫烂的女子真心追随,谁会忍心丢弃?“
&esp;&esp;张长陵如此一说,倒是把武白叔这个地主也算了进去,不过武白叔早就当自己杨璟这边的人,知道他们与贾似道不对付,自然不会放在心上。
&esp;&esp;不过身为主人,总不能让客人先吵起来,武白叔趁着贾似道没发火,赶忙截断了话头,打圆场道。
&esp;&esp;“诸位大人若有雅致,可以山歌相和,即便不能以歌传情,这山水间放歌,也是极其畅快的事情“
&esp;&esp;在场大多是武将,又没来过广西,哪里懂得唱山歌,被武白叔这么一提,倒有些尴尬地噤声了。
&esp;&esp;贾似道一脸不屑,此时张长陵却话锋一转,也不看贾似道,口中自顾说道。
&esp;&esp;“总督军贾大人对这山歌之道显是精熟,何不给我等粗俗武夫演示一番,也好让我等见识见识这等风雅之事?“
&esp;&esp;贾似道听得如此,却又是冷哼道:“这山野刁民的俚语俗歌,何来风雅之说,本官堂堂正正,尊卑有别,如何能够有失体统,张副帅不会连这等粗浅礼节都不懂吧?看来还是得多读读书才是了!“
&esp;&esp;要说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