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71章 十年来深恩负尽死生师友(4 / 10)

加入书签

&esp;&esp;因为他不是王海的对手。

&esp;&esp;尤其是在学海前,她清晰的感受到了自己和王海的差距。

&esp;&esp;尽管她修炼的平等之道,让她可以短时间内面对王海保持不败。

&esp;&esp;可是魏君是无论如何都抵挡不住这些大儒的攻击的。

&esp;&esp;所以现在,周芬芳有些绝望。

&esp;&esp;倒是魏君,见状内心大喜。

&esp;&esp;“儒家已经找到了全新的道路?就是给皇室当狗吗?”魏君讽刺道。

&esp;&esp;魏君生怕儒家内部有人想救他,所以拼命的拉仇恨。

&esp;&esp;务必要让儒家弄死他。

&esp;&esp;这样做的效果立竿见影。

&esp;&esp;“竖子不足与谋。”

&esp;&esp;“你又怎么懂海王前辈的良苦用心?”

&esp;&esp;“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esp;&esp;“年轻人总是不知道天高地厚。”

&esp;&esp;……

&esp;&esp;就连王海的目光也开始转冷,用一种看死人的眼神看着魏君,冷声道:“魏君,你是一个真儒,所以我尊敬你,给你一个体面的死法。学海无涯,你便累死在学海上吧,这是儒家对你最后的温柔。若你死后英灵不散,自当能够看到儒家全面复兴的盛世到来。”

&esp;&esp;“做你的春秋大梦去吧。”

&esp;&esp;魏君杨天大笑,十分无所谓的一脚踏进了学海。

&esp;&esp;下一刻,一条小舟瞬间出现在了魏君脚下。

&esp;&esp;这让不少人都眼神一凝。

&esp;&esp;王海也是。

&esp;&esp;他当然没想过魏君踏入学海就会掉入海中,魏君毕竟名声在外,可这条小舟出现的也太快了。

&esp;&esp;“学海无涯,第一关的考验是修身,只有自我道德修养极高的真正君子才能够立马浮现出小舟,助君子渡海。以往有很多名声在外的大儒进入学海之后立刻原形毕露,过往种种不堪的事迹让他的本心都难以坚守,更遑论用修身之力自然形成小舟了。”

&esp;&esp;“魏君也名声在外,不曾想倒是一个表里如一的真君子。”

&esp;&esp;“看来确实是一个真君子,慎独、爱国、负责、担当,对得起他偌大的名声。”

&esp;&esp;“可惜,就是太过迂腐,格局太浅。”

&esp;&esp;“已经前进百米了,好快。”

&esp;&esp;大儒们彼此交谈,对于魏君的前进速度十分吃惊。

&esp;&esp;修身这一关,对于魏君似乎毫无难度。

&esp;&esp;不过想到魏君几乎零差评的名声之后,他们也都服气了。

&esp;&esp;魏君还真就是好像只干过好事没干过坏事。

&esp;&esp;论自我道德修养,魏君本就是天下第一档的,在“修身”这一关势如破竹,的确不让人意外。

&esp;&esp;意外的只是魏君表里如一,见面更胜闻名。

&esp;&esp;而“修身”之后的下一关“齐家”,更是让这些大儒吃惊。

&esp;&esp;自古以来,世上都不缺少真正的君子。

&esp;&esp;儒家内也不缺大儒种子甚至圣人种子。

&esp;&esp;但是有潜力,不代表完全能够兑现。

&esp;&esp;在人生过程当中,有太多的诱惑和意外了。

&esp;&esp;而如果家庭出现了危机,很少有人还能够安之若素。

&esp;&esp;很多人都被家人拖下了水,甚至被家人牵连。究其根本,便是没有齐家。

&esp;&esp;家国两难全。

&esp;&esp;但是学海是奔着培养圣人去的。

&esp;&esp;想要成圣,就必须要齐家。

&esp;&esp;让家庭和睦美满,这样大儒在追求圣道的过程中才会更加笃定。

&esp;&esp;也更加的没有后顾之忧。

&esp;&esp;做到这一点的大儒,屈指可数。

&esp;&esp;因为这一关要面临的矛盾特别多。

&esp;&esp;都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其实大儒也难断。

&esp;&esp;魏君脚下的小舟刚前进一百米之后,学海上方立刻凭空掀起了波澜。

&esp;&es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