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7章(2 / 3)

加入书签

,还是那一日,老杜带回大司马的口信,小娘子听到后眼睛一下子明亮带光,任氏是过来人,当时便有些警惕。

“小娘子的娘家没亲人了,檀君之外,咱们便是她最亲近的,小娘子年纪轻,从前又受过情伤,她的终身大事,咱们可不得上心看顾?”

任氏说着说着又急了,“在京里时,大司马有几次夜入小娘子闺阁,不避疑防,你还总说没事没事,现下怎么样,现了形影吧!原本小娘子喜欢谁、想嫁谁都无妨,可我只怕她一头心热,再被人伤了骗了。大司马那样的人,位高权重、英勇无敌是不必说,但他对小娘子……”

“打住。”杜掌柜连忙打断妻子八字没一撇的揣测,一副头疼的模样。

没有人比他更清楚那二人间的幽深牵绊。

尤其在小娘子得知卫觎中毒的真相以后,大司马是如何耐心小意地哄着小娘子,甚至已经超过一个长辈该做的尺度,杜掌柜通通看在眼里。

他在经历过最初的震惊后,又觉得没什么不可以。

在旁人眼中,这二人身份尊贵,风光无限,可又有

谁知道,这是两个尝尽了半生辛酸的苦命人。

若他们能从此苦尽甘来,哪怕世俗礼法不容,他老杜也要为他们争上一争。

怕只怕,大司马的身子……

杜掌柜心酸一晌,不许任氏再在小娘子面前打探此事。

-

簪缨此行不是游山玩水,所以沿途在每个驿馆休整的时间都不超两日。偏生这日夜里一场冷雨来袭,一行人便在怀城多耽误了一日。

等到再次行进,时气已彻底转寒,簪缨换上了银鼠锦毛围领的呢子斗篷,车厢中也多了炭鼎。

杜掌柜心疼小娘子受罪,簪缨反而笑道:“听说黄河入冬以后,千里冰封,蔚为壮观,燕山以北更有雪花大如席。我生在江南,不知中原辽阔壮丽,此等景色若不能涉足亲睹,岂不可惜。”

不知是否那味毒龙池中莲的药效奇绝,簪缨一路颠沛,冷热不时,却连个小风寒都不曾染上。

倒是见了马车外头骑青驴的沈阶,仍只穿着一件半夹绵的青衫,无披无氅,指骨发青,簪缨看着都冷,关怀道:“蹈玉不冷?”

沈阶在驴背上颔首:“阶怕过惯轻裘玉馔的日子,会忘本,冷气清神,恰到好处。”

簪缨酸酸地笑了一声,“讽谏我呢。”

正闲话,马车戛然一止,似马受惊。

随护车后的精甲队列感知敏锐,马上自发地缩紧防线。

簪缨听见前方杜掌柜刻意压低的声音:“为何偏从这里过?”

充当轼人的伙计嗫嚅:“前些日子接连暴雨,水路淤堵了,从前跟掌柜的出门,小人知此条路取近,斥侯又探过无危险,这才……”

簪缨闻声下车,问道:“怎么了?”

她还未等走去,杜掌柜慌忙回身挡在簪缨身前。

“无事无事,就是附近有个……乱葬坑,怕冲撞到小娘子。小娘子快回车上去,队伍这便走了。”

杜掌柜话音才落,本在车厢中的白狼闻到气味跃下来,警惕地竖起双耳,向道旁倾斜而下的坳壑中凝望。

簪缨察觉到不同寻常,下意识随着望去。

沈阶视野所及更远,看到那片景象,他霍然变色,下驴快步奔至簪缨身前,挡住她的视线。

“女郎别看。”

簪缨视线被遮挡,却已闻到一股不算浓郁,却令人作呕的腐臭味道。

之前在路上, 簪缨见过这附近有田庄人家,按照常理,乱葬岗不可能设在此处。

她凝眉问:“到底何事!”

沈阶一静, 在杜掌柜不断使眼色中, 还是如实道:“底下土坑里有许多断肢尸骸,看其腐烂衣物,似附近村人,观其伤口, 是马蹄践踏与利刃穿透所致。应是原本掩埋的, 被暴雨冲开了泥土,才会露出来。”

簪缨心里打个寒颤,“多少人?”

沈阶高挑的身影挡着她,侧眸向坑中粗略扫了一眼,喉管紧缩,笼统道:“……很多。”

簪缨不解,“是遭遇匪盗?”

沈阶一时默然。下去查探的两名北府卫这时返回复命:“女公子,不是盗匪,是北魏边境的小股骑兵袭扰了此处村落,夺粮抢女人,这些手无寸铁的村人皆是命丧胡人铁骑之下。”

簪缨听后惊愕难抑。

她调转视线看看杜掌柜,又看看沈阶,见他们神色沉重却平静,仿佛对此见怪不怪,艰难地挤出声音:“可这里是徐州,是淮水以南啊。”

这里非但在南朝治下, 就算离京都建康也算不了多远, 北朝铁骑不是被小舅舅阻挡在淮北以外了吗, 怎么能肆意到此欺掠南朝百姓?

沈阶轻声解释:“胡人自与汉人隔江而治以来,他们军中一直有这种利用散骑游击队,来截掠大晋边郡农庄耕田的路数,只为破坏晋军的军粮供应,扰乱民生。

“狡虏无耻,少则骑,多不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