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开局给汉武帝直播世界地图 第120章(1 / 3)

加入书签

“二三子,快来帮忙啊!”

众人互相招呼着,散开清理着滩涂。

这滩涂很大,几百号人散开,就像是烧饼上的几粒芝麻,不知道要做多久才能清理完,众人没有灰心,因为还在有源源不断的人加进来,随着他们的努力,滩涂上的飞蝗和蝗卵,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飞速减少。

而其余县,也在跟进。

乡间的乡老自行组织,又或者是吏目骑着马挨村的通知,乃至县令推出禁补鸟蛙令,民掘蝗子一升给米二斗的政策,上下尽皆拼尽全力的开始灭蝗。

汉朝,关中

阿财正和村人念着评论区的回复。

“火到之处,蝗子皆死,已清五百亩地……”

“朕系子民之灾,遣人就寻冬麦,秋时可至……”

“张骞回说,必寻西域抗蝗良种,带回大汉。”

“旬邑县令带吏目城旦前往乡间捕蝗,临江县求善水利者前去修渠,以应旱灾。召乐县……”

“剧阳县……”

“同并……”

自上次的天幕已经过去三天,正如有识之士所判断的那样,一旦有人带头,打破了禁忌,其他人就没有了顾忌,不管是真的为民还是想博出名,很多县令都开始在评论区说自己的所作所为。

若是县令的上司、皇帝,还会怀疑一下真假和是否作秀,要想办法监督,但见识不足的阿财和村里人显然没有这个认知,他们把这些事全当了真,越听越是悲喜交加。

喜的是这样灭蝗,他们今年说不定真的没有蝗灾了,可悲的是今年还有旱灾,尤其是看着别的村子,能免兵役劳役还有人给送抗旱麦种,县令还积极救灾抗旱,自己这边死人一样,什么反应都没有,这——

谁受得了啊!

众人越听,越是悲伤上心来,他们不会写字,怎么能给皇帝说自己这儿也受了灾,再祈冬麦种?

一个妇人忍不住骂道:“怎么咱们这边就没有这样的好官吏啊!”

“别人有皇帝救命,咱们却只能等死!”青壮男人气的在地上跺脚。

“阿父,我不想被饿死。”听懂未来的小童拽着父母的衣角祈求。

还有人在放声大哭:“呜——”

看着相处十几年的村人这般模样,阿财心里也免不了愤恨自己的无能,不会写字,就算能看懂天幕又有何用!

生死危机和近在咫尺的希望,总能让人爆发出别样的动力,何季恶狠狠往身边的树上踹了一脚,转身冲着众人喊道:

“谁和我一起去绑个吏目,让他给咱们写祈救灾书!”

最底层的吏目最直面的压迫着村民,因为面对的人太多,他们通常会做出横行霸道、气势嚣张的姿态,好保证自己能处于绝对的上风来完成上级的任务,以及为自己牟利的盘剥,这样的姿态效果是很有用的,至少众人平日里压根不敢得罪吏目。

可现在,对死亡的恐惧战胜了对官吏的害怕,众人愣了一下,随即便有大量的人附和:

“我来!”

“我也去!”

“不就是绑个吏目嘛,乃公没什么怕的!”

“就是!算我一个。”

“把贪的那些钱粮也要说出来!”

“还有我家的地!”

活跃的村人很快想到了评论区另一作用:告御状。

正当他们商量着要如何才能绑到个吏目,又要用什么样子的手段才能让这个吏目给他们写出来这些内容的时候,看着天幕的茂夫,满脸高兴的说道:

“别吵了,咱们县令也在天幕上求皇帝要种子免徭役啦!”

刚商量了一半的众人顿时卡了壳,县令都说了,那他们就不用说了吧?

面面相觑的众人闭上嘴巴,立刻没事人一样不再说话,就好像刚才的商量不曾出现,安静好一会儿,才有人说道:

“那这样咱们也能有冬麦种了?”

“说不定也会被免徭役呢。”

“要是连今年的田税也免了就好了……”

众人期盼着皇帝能给他们的好待遇,少量原本觉着自己还能向皇帝陈冤屈的农人,看大家没了绑人的想法,也只能将委屈咽了回去。

算了,能活着就已经不错了,还想要什么呢?

看着评论区本县县令的祈求,再看看大家脸上终于浮现出来的希望,阿财心里浮现出几分担忧。

县令求了,皇帝给了优待,他们就真的能拿到这些优待吗?

毕竟,吏目们过往贪了他们多少钱财啊!

阿财的担忧很快成了现实。

上午大家还高兴的互相说着有希望了,等皇帝的回复就好,下午,两个骑马而来的熟悉吏目下了马,专横跋扈的让村长和村老赶紧过来。

在村口大树下躺着的阿财瞬感不妙,他踹了茂夫一脚,让他赶紧把其余青壮叫来。

有了能从秩序中获得生机的希望,回归秩序的村民又开始对吏目害怕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