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小县令被迫登基(基建) 第355章(1 / 2)

加入书签

朕知道, 当时朕数次想占领定州,却数次受挫。

所以江县全体迁徙后,爹娘,和裴叔、胡叔等人, 便第一时间赶去了定州, 想替我们这些后辈先把定州经营好,等朕出征结束后过去修战养息搞发展。

但谁都没料到, 朕一转眼在金州登基了。

老爹信里夸朕牛逼。

朕觉得他说的对。

但皇宫太大, 登基以后, 除了忙政务, 朕感觉越来越孤单。宝来去了永州,邵安在忙着搞发明,兄弟们见面,有外人在,总觉得拘束。

朕……有点想爹娘了。

-

泰安元年,十二月十八,冬。

邵安把蒸汽纺纱机、蒸汽织布机发明出来了。

目前还没到棉花种植期,为了提前适应搞生产,第一棉纺厂开始在全金州、包括金州城外的县、村里大量采买苎麻。

百姓们高兴坏了。

第一棉纺厂招工六千,其中四千都是女工,此事在金州城里引发了剧烈的轰动。

囿于厨房家庭的女性,第一次大批量走出家门,进入工厂上工。

朕知道,当前的女性地位低下,但朕选择尊重这个时代,哪怕是糟粕——改变思想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步子跨越太大,反倒不是件好事。

朕不会去喊空口号,号召女性独立。

但朕会给她们提供更多的岗位,让她们有读书的机会,来日进书院,或参加科考,入朝为官,或参与工作,赚钱糊口。

朕要给她们埋下独立的种子,然后让她们自己给予养分,生根开花。

-

泰安元年,十二月二十,冬。

李泉和兵部的人,研发出了野战炮、舀炮、以及大江战车。炼钢厂的钢材,也在源源不断送进兵工厂,给士兵们造铠甲、刀盾。

当夜,朕带领首辅,和各部高官去‘试炮’。

炮火打出去以后,轰鸣声震天,百官兴奋到吱哇乱叫。朕很怀疑,若非现在是冬天,不宜作战,他们恨不得立刻让朕带兵北伐。

-

泰安二年,一月三日,冬。

白日天气骤然升温,夜间越更加寒冷,天气越发不正常,朕怀疑,是小冰河时期即将到来的前兆。

好在,洛州赈灾很顺利。宝来稳住了永州,娄献和富先生镇守凉州,林景福和应卓镇守定州,一切都还算安稳。

-

泰安二年,一月二十日,冬。

短短数月时间,金州城恍若新生,州城内百姓精神饱满,六家炼钢厂全部进入生产正轨,棉纺厂里大量布匹被生产出来。

布匹衣裳价格回落,不再令普通百姓望而却步。

第一农具厂也开始招工,蒸汽拖拉机、蒸汽收割机、蒸汽播种机先后被邵安研发出来。

农具展示那天,全金州百姓都出来兴奋看热闹。

人们都在说,现在的金州,一天一个新变化。

由蒸汽机掀起的时代新浪潮,就此开始落入万千百姓家。

-

泰安二年,二月十三,春。

除夕夜的前一天,朕让花婶子和阿燕,也就是李泉的未婚妻帮忙张罗,做了些火锅底料,和百官组了个火锅局。

阿燕,数年前第一波来江县投奔的流民,后来被分去了李家村。

此次来金州,花婶子特地把她带上,准备年后朕结束北伐,让她和李泉成婚。

没想到李泉这小子,竟然是我们兄弟当中第一个成婚的。

别误会,朕没有羡慕,只是随口感慨一句。

说回正题。

当天朕正在跟百官吃火锅,一封‘檄文’从遥远的京师,传到金州。

是老朋友祁王发给朕的,大概意思是他在京师修生养息结束,发展的似乎还可以,让朕赶紧离开金州给他让位,不然过了年他就要来打朕。

命运好像真的是个轮回。

当年朕给祁王先发了檄文,没想到现在,他有样学样,也给朕发了一封檄文。

祁王这人,还挺幽默。

这封檄文朕没有回,因为朕准备过了年,亲自带兵去京师举行阅兵大典。

在金州修生养息了一个冬天,外面的人似乎忘了,招惹到朕的,都不会有什么好下场。_

【作者有话说】

ps:

写了个小剧场,但是我没考虑周全,看了大家的评论,先删除掉,不要这个版本了,等故事完结以后,写架空历史后世。

鞠躬感谢。

第152章 152

◎金州蜕变,群臣火锅局,国的凝聚力。◎

江国第一炼钢厂。

明日就是除夕, 工部提前三天已经把放假通知安排了下来。

按道理来说,工人们这个时候应该已经在家休息了。

但大家都不约而同坚守在岗位,忙到了除夕前最后一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