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95章 待到打下咸阳城(3 / 4)

加入书签

sp;&esp;黑夫理所当然地说道:“楚人已至西河,吾自当速至咸阳,封府库,存典籍,抚群吏,安百姓,以卫国都。”

&esp;&esp;小吏一笑:“楚人哪有那么快,更何况,这些事,文武之吏可代劳也,但有一件事,非君侯亲为不可!”

&esp;&esp;“何事?”

&esp;&esp;小吏道:“君侯口口声声说自己奉遗诏北伐靖难,今北伐将成,却过骊山而不入,可乎?”

&esp;&esp;一语惊醒,虽然嘴上天天说,但打心里,黑夫都快把这谎话给忘了,眼下差点露馅,萧何、陈平、随何、陆贾都不在身边,没什么智囊谋主,所以黑夫疏忽了……

&esp;&esp;黑夫肃然起敬,起身问那小吏:“敢问君如何称呼?”

&esp;&esp;“小人韩胜,旁人常唤我韩生。”

&esp;&esp;韩生见黑夫礼贤下士,进而谏道:

&esp;&esp;“更何况,咸阳之民产业在焉,只要君侯不倒行逆施,自不愿生乱,缓缓安抚即可。”

&esp;&esp;“但那骊山尚有刑徒数十万,却巴不得乘乱脱身。如若骊山生变,无君侯亲自弹压,恐将酿成两年前阿房刑徒之祸啊!”

&esp;&esp;两年前墨者行刺始皇帝未果,难以洗清干系的扶苏为其部属所劫,出奔咸阳,为了延缓追兵,蒙天放还将阿房宫众多刑徒释放。

&esp;&esp;那些民夫、刑徒骇于秦法之严,竟不敢动弹分毫,但也有一部分像没头苍蝇般,在关中到处乱跑,犯了许多案子,关中人也自发组织起来与之械斗……

&esp;&esp;这是自秦王政九年,嫪毐之乱后,咸阳陷入的最大混乱,影响深远,也对扶苏在关中的名望造成了巨大打击。

&esp;&esp;一半人相信他是被冤枉出奔,但那些在乱中遭到损失的关中人,却笃定扶苏是真的行刺始皇帝的主谋,畏罪潜逃。

&esp;&esp;骊山刑徒可比阿房多数倍,若那边炸锅,危害也必多数倍!

&esp;&esp;更何况黑夫得知消息,楚人已从河东进入西河地区,而匈奴也在袭击北方长城一线,若刑徒乱于内,楚与匈奴击于外,关中局势可就真要乱成一锅粥了。

&esp;&esp;韩生的话至此还很中听,可下一句却难听了……

&esp;&esp;“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君侯自视为新秦人焉?楚人焉?”

&esp;&esp;“若君侯自诩为荆人,只为取关中之财富子女而返南郡,甘心做一南方伯主,先入咸阳,自无不可。”

&esp;&esp;“但若君侯若还是以新秦人自居,欲继始皇帝之业,再统天下。关中阻山带河,四塞之地,肥饶,可为基业,最好还是去先去一趟骊山,再入咸阳不迟。”

&esp;&esp;话虽然不太中听,倒也极有道理,黑夫肃然避席拱手:“若非先生点醒,几酿成大错,先生且为军中主薄,日后必有重酬!”

&esp;&esp;于是黑夫从善如流,让属下继续北上,去控制轵道、渭桥等要地,自己则带着亲卫数千,往骊山方向而去……

&esp;&esp;这是似曾相识的路。

&esp;&esp;前世的一些记忆涌现出来,那时的黑夫还是个穷学生,揣着裤兜在西安游玩,在某个他早已忘了名的破车站坐了大巴,一路摇摇晃晃,过了灞水后,就能看到骊山峰峦,那里有华清池的温泉,可惜他没钱,未能去体验一把。

&esp;&esp;不多的钱,都用在买死贵死贵的秦始皇陵门票了……

&esp;&esp;不过后来想想,那票可真值。

&esp;&esp;除了蛮震撼的兵马俑外,绕着陵山周围走的一圈,那大概是他与秦始皇的初次接触罢。

&esp;&esp;回到秦代后,黑夫出关赴任,也曾沿这条路东去过数次,但那时候秦始皇尚在,与他一日百战,精神得很。骊山还在动土,所以尚无感觉。

&esp;&esp;但今日再走,黑夫却一里三叹,真有种清明节去为老相识扫墓的沉重感……

&esp;&esp;在过了灞桥,抵达秦庄襄王夫妻三人陵墓所在的芷阳时,前方却有数骑匆匆西来,望见黑夫帅旗,下马拜谒:

&esp;&esp;“君侯,出事了!”

&esp;&esp;却是军正丞去疾,昨日去疾奉黑夫命,与陈婴、吴广去骊山控制刑徒,眼下他独自驰来,定是骊山有变!

&esp;&esp;“幸好我来了……”

&esp;&esp;黑夫暗暗庆幸,对那灞桥吏韩生又高看一分。

&esp;&esp;“别慌,吾已亲至,究竟出了何事?”

&esp;&esp;去疾道:“胡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