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06章 沛公(2 / 3)

加入书签

esp;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吕泽手下里,还真有一个见过张良的人——此人名叫田仲,是楚人,但也在薛郡大侠朱家那边呆过,与张良有一面之缘,他来狱中一看,还真是张良!

&esp;&esp;“子房先生恕罪,是樊哙莽撞了。”

&esp;&esp;在夏侯婴、田仲带张良去见吕泽的路上,樊哙竟效仿廉颇,背着荆条向张良请罪,张良也没有多怪罪。

&esp;&esp;“壮士心思缜密,是张良长得太不像刺客了。”

&esp;&esp;一笑之后,误会释然,张良也总算见到了“沛公”吕泽。

&esp;&esp;……

&esp;&esp;吕泽是少年白,三十多岁年纪,便满头白发,被人戏称为“小李信”。

&esp;&esp;他不但擅长车骑,还使得一手好弓,五十步内箭无虚发,又为人豪爽,是沛县响当当的大侠,又在举事时,手刃了沛令,众人对他心服口服,推举为沛公,实至名归。

&esp;&esp;但据张良粗略的了解,这位“沛公”在泗上的日子却不太好过。

&esp;&esp;首先是沛县另一位大侠王陵,他曾是沛公之位的有力竞争者,却没争过吕泽,王陵心高气傲,一怒之下,带走了一半的人,去南边夺取了留县,自称留公,同样归顺了项氏扶持的“楚国”,也不搭理吕泽。

&esp;&esp;而在西边,丰邑乡豪雍齿也不服吕泽,他与大野泽巨盗彭越是旧识,眼下彭越起兵,夺取了薛郡,正进攻济北,还拥立田荣之子田广为齐王,故雍齿不欲从楚,而接受了“齐国”的号令……

&esp;&esp;天下已乱,但凡是举事的豪杰,谁没有一点私心的野心,都想要在守住家乡的同时,扩张自己的地盘,甚至称王称霸。

&esp;&esp;吕泽也不例外,当然,他嘴上说只想保全沛县,因手下并无智谋之士,遂向张良请教。

&esp;&esp;张良道:“项少将军嫉恶如仇,景驹僭楚王号,少将军亲自击灭之,沛县距离彭城如此之近,沛公还是谨遵楚国号令为妙。”

&esp;&esp;“不过,眼下少将军围攻淮阳,一旦夺取陈地,或将回攻魏地,沛公不如偃兵息民,到九月时,若闻楚军击魏,可南下进攻下邑,必立大功!”

&esp;&esp;他又问:“此外,我听闻,秦武忠侯麾下萧何、曹参乃沛人,不知其家眷宗族如何了?”

&esp;&esp;张良听说,沛县人萧何是黑夫极为器重的肱股之臣,曹参更在琅琊阻拦龙且,据说十分骁勇,若这两人家眷在义军手里,或可威胁他们,弃暗投明……

&esp;&esp;但吕泽却叹息道:“当时抓捕不及,这两人的家眷族人,都跑了。”

&esp;&esp;张良听罢,并未再追问,他知道,这是谎话。

&esp;&esp;萧曹二人的族人肯定都好好呆在沛县,甚至被吕泽保护了起来。天下方乱,谁能获得最后的胜利尤未可知,作为区区沛公,吕泽是将萧曹二人的宗族当做筹码,想给自己多留条后路啊……

&esp;&esp;既然如此,那就没有深聊下去的必要了,张良借口自己要速去淮阳,向吕泽告辞。

&esp;&esp;吕泽再三挽留,但有不敢强扣张良,毕竟他已是能和项籍说上话的“大人物”。

&esp;&esp;只是送出沛县时,却说起一事来。

&esp;&esp;“我听说,子房先生曾去过海东,在沧海君处避祸三年?”

&esp;&esp;“是去过。”张良颔首:“这时节的海东,已有些冷了。”

&esp;&esp;吕泽不由叹息:“是啊,不瞒子房先生,我妹婿和妹妹,此刻正在海东!”

&esp;&esp;“哦?不知沛公的妹婿如何称呼?”

&esp;&esp;“刘季,丰邑刘季。”

&esp;&esp;吕泽说起这厮就来气,气父亲吕太公没眼色,乱点什么命谱,结果找了这么一门破婚事。那刘季老儿,新婚当夜就跑了,害得自家妹子守了几年活寡,最后还抱着孩子,去那蛮荒之地找他。

&esp;&esp;吕泽发誓,若刘季敢回沛县来,自己非要打断他一条狗腿!

&esp;&esp;“刘季?”

&esp;&esp;张良想了想,摇了摇头:“可惜了,不认识!”

&esp;&esp;……

&esp;&esp;沛县发生的事注定是一个小插曲,张良告辞了吕泽后,又在战火连天的淮北驰骋数日,赶在八月最后一天,抵达了刚被楚军攻破的淮阳城……

&esp;&esp;再入此城,张良感慨万千。

&esp;&esp;他年少时,曾与弟弟一起,被父亲送到这,从大儒学礼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