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59章 自讨(2 / 3)

加入书签

保也,今千人谋叛,军吏难辞其咎,先斩百长、屯长、什长!”

&esp;&esp;这些小角色,自不必秦始皇的御赐斧钺出马。对黑夫忠心耿耿的安圃派湟溪关众人,配合黑夫从长沙营带来兵卒,三人一组,手持鄂地铁山打制的砍刀,从十名百长砍起,接着是二十名屯长,最后是一百名什长……

&esp;&esp;伴随着凄厉的嚎叫、求饶,百余枚人头滚滚,落在河边滩地上,鲜血汇集成小溪,汇入湟水,一时间,水流皆赤!

&esp;&esp;而刀刃,也翻了卷,必须换一批了。

&esp;&esp;郴县营五千兵卒站在远处,神情复杂地看着这一幕,不乏窃窃私语,却无人敢阻止。

&esp;&esp;陆贾也跪在溪水边,呆呆地看着眼前这一幕,骇然不已。

&esp;&esp;是啊,他竟忘了,四年前,齐地诸田造反,临淄、济北大乱,黑夫作为将军,率胶东兵讨平之。

&esp;&esp;听说他先在临淄城大开杀戒,处死了叛众家人两千,高唐一战后,又屠叛卒一万,还将其钉上木架,插在道路亭舍驿站边,隔着十里,遥遥相望。

&esp;&esp;那些恐怖的木架尸骸,遍布中原,用于震慑对秦不满者,寿春也有不少。

&esp;&esp;“这黑夫本就是个言而无信,杀人不眨眼的酷吏、屠夫,我当时,怎会信了他的鬼话呢?”

&esp;&esp;陆贾追悔莫及。

&esp;&esp;这时候,已杀完军吏,该轮到普通的戍卒、徭役了。

&esp;&esp;陆贾旁边的淮南小卒也吓坏了,哭哭啼啼:“我本不想反叛,是被其他屯的人裹挟,也没有杀任何人,我只想休憩,只想回家……”

&esp;&esp;是啊,他们只是想回家,只是不想被苛待,只想离开这片绿色地狱,哪里有错?

&esp;&esp;但一切都来不及了,手持砍刀的长沙兵走上前来,揪住众人发髻,缓缓提起兵刃来,眼看就要身首分离。

&esp;&esp;唯独没人碰陆贾。

&esp;&esp;但他已心如死灰。

&esp;&esp;本想着振兴儒门,推广先师孔子的治世理念,让这个世道,不必再以杀治杀,能够文武并用,德刑相济……

&esp;&esp;却不曾想,会在这里,以这种方式收场。

&esp;&esp;“纵我饱读诗书,舌尖嘴利,也终究敌不过兵戈利剑啊。”

&esp;&esp;刃上反射的阳光刺来,他闭上了眼睛,不想看那一抹抹血色,世界变成一片黑暗,只等待一切的结局。

&esp;&esp;但这次,却没有砍刀劈入骨头的噪音,没有人头落水的扑通,却只听到旁边传来几声干嚎,然后是诧异的惊呼!

&esp;&esp;“没……没死!”

&esp;&esp;陆贾睁开眼,看到边上的青年徭夫并没有被斩首,那长沙兵,只割走了他的发髻!青年满脸惊喜,浑然不觉下面失了禁。

&esp;&esp;不止是他,抬头看过去,整整数百人,皆是被割了发髻,仿佛是一个大型剃发现场。

&esp;&esp;“起来!”

&esp;&esp;兵卒粗鲁地将众叛卒提起,众人又惊又喜,本以为死定了,甚至有人方才不小心崩出了屎尿来,只能叉着脚,狼狈地回到关下。

&esp;&esp;黑夫早已移步到关隘之上,拄剑俯瞰一切。

&esp;&esp;他让人传话道:“若按军律,汝等叛军杀吏,当诛。然本侯事先答应,降者免死。今不欲食言,故只刑什长以上,其余众人,暂不处死,且先施髡刑,罚为刑徒,在军中效命。”

&esp;&esp;这反转来的突然,听说不必被处死,七八百叛卒皆松了口气,心有戚戚,但也有种挥之不去的屈辱感。

&esp;&esp;就在时候,黑夫却又大声道:

&esp;&esp;“军正丞何在?”

&esp;&esp;……

&esp;&esp;“诺!”

&esp;&esp;随着黑夫传唤,城下一人出列,朝他作揖:“君侯,军正丞在此!”

&esp;&esp;黑夫问:“汝掌管军法赏罚,我问你,大将军对叛军之卒,不斩反释,是否违律?”

&esp;&esp;军正丞迟疑了,但还是应道:“的确是违律了……”

&esp;&esp;黑夫又问:“士卒违律,军正可讨,大将军违律,谁人可讨?”

&esp;&esp;军正丞跪下:“大将军出征在外,上至天者,下至渊者,皆可制之。将军违律,唯监军可谏,唯陛下可讨!”

&esp;&esp;“如此说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