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663章 沈诺菲妹妹不是一般的妹妹(2 / 2)

加入书签

问到。

&esp;&esp;“砸吧砸吧……没有西单那家好吃,不过,也还好啦。”

&esp;&esp;“那我们开始吧,我现出几道数学题,你来解答,行吗?”

&esp;&esp;“嗯嗯!我最喜欢做数学题啦!”

&esp;&esp;“出题之前,我先问问你,5乘以8加11减去10,等于几?你可以打草稿,但不能使用计算器。”

&esp;&esp;沈诺菲略作思索,随即给出了答案:“四十一。”

&esp;&esp;哟呵!

&esp;&esp;袁海波身子一抖,知道她强,但没想到居然这么强!

&esp;&esp;我去!

&esp;&esp;数学教研组办公室里还有其他的三位数学老师,他们亦感惊奇。

&esp;&esp;混合运算,这是四年级上学期的教学内容!

&esp;&esp;沈诺菲在很短时间内,心算出了5乘以8加11减去10的结果!

&esp;&esp;袁海波自己也有闺女,他的闺女读二年级,目前并不能做到快速心算四则混合运算。

&esp;&esp;“沈诺菲,你……你会列方程、解方程吗?”袁海波的声音有些颤抖。

&esp;&esp;沈诺菲摇摇头:“方程?我不会呢。我爸爸妈妈没教过我,爸爸说,方程这种东西,让小学老师教就好了呀。”

&esp;&esp;“呵呵呵……”袁老师和他的同事们发出奇异的笑声,是啊,方程这种东西,让小学老师教就好了呀,免得浪费沈院士的宝贵时间。

&esp;&esp;简易方程的知识,正常情况下从五年级上学期开始教给学生们。

&esp;&esp;简单摸底之后,袁海波大致推断出,5岁的沈诺菲的数学水平介于四年级与五年级之间。

&esp;&esp;袁海波抽了张a4白纸,他快速的在白纸上写出几个题目。

&esp;&esp;第一题,87254013读作什么?

&esp;&esp;第二题,135扩大100倍是多少?

&esp;&esp;第三题,208厘米=()米

&esp;&esp;第四题,642-(36+132)÷4=

&esp;&esp;第五题,分别说出下面这些图形的名字

&esp;&esp;……

&esp;&esp;“沈诺菲,你能把这些题目做出来吗?如果有些字你看不懂,可以问我?”袁海波把白纸放在茶几上,他搬把小凳子,让沈诺菲坐在凳子上,并给了沈诺菲一支铅笔,一张草稿纸。

&esp;&esp;沈诺菲接过笔,开始解题。

&esp;&esp;其余几个数学老师纷纷围观。

&esp;&esp;“八千七百二十五万四千零一十三。”沈诺菲读出第一题的答案,并立即在纸上写到:135、208米、600……

&esp;&esp;沈诺菲这么猛的嘛?

&esp;&esp;包括袁海波在内的几个数学老师再次被震惊到了。

&esp;&esp;前三题很常规了,第四题也很常规。

&esp;&esp;但是,沈诺菲在计算第四题642-(36+132)÷4=?时,并没有打草稿!

&esp;&esp;她同样是心算!

&esp;&esp;能心算出含有三位数的混合运算的小学生并不少,然而这些小学生几乎都是三年级以上的高年级学生。

&esp;&esp;5岁的诺菲妹妹,今天才第一天读小学啊!

&esp;&esp;终于,沈诺菲遇到她不懂的问题了。

&esp;&esp;梯形的梯字,等边三角形的等字,沈诺菲写不出来。

&esp;&esp;于是沈诺菲指着试卷上的各种图形,她口头回答:“这个是梯形,这个是等边三角形,这个是平行四边形,这个是直角三角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