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1章 一个灭村大案(2 / 3)
冒冒失失,进入官场,进入京城的圈子,还不知道要给老爹带来多少麻烦,也不知道要给王家带来多少祸!
&esp;&esp;趁着胜负未分之前,赶快去岭南,积累实力,历练本事,等一切水到渠成,再回到京城,那个份量就完全不同了。
&esp;&esp;从这里也就看出了老爹和文彦博的强弱,老文是看到好处,一头扎进去,十头牛都拉不回……可老爹不一样,不但能看到机遇,还能看到背后的风险,或许这才是老爹所向睥睨的厉害之处!
&esp;&esp;大格局,大眼界,大心胸,大气度……王宁安还不知道,儿子已经变成自己的粉丝了,他还在拿不定主意,要说起来,司马光也有不少功劳,尤其是王宁安没有进入政事堂之前,司马就是他在政事堂的代言人。
&esp;&esp;那时候的政事堂可比现在险恶多了,一大堆资历吓死人的老臣,司马光承受了多少压力,就连吕惠卿和章惇等人,也得到了司马的关照。
&esp;&esp;至于和金融集团搅在一起,也是因为当时情况糟糕,他不得不自保而已。
&esp;&esp;弄到了今日,是是非非,早就说不清了。
&esp;&esp;司马一定要走,但也要给他一点体面……还记得司马提到过,他要修书,正好,就让他去编《资治通鉴》,也算是文坛的盛事了。
&esp;&esp;王宁安在盘算着,可另外一些人,也在积极谋划着。
&esp;&esp;……
&esp;&esp;“君实相公,燕王府的二公子被发走了……是不是燕王觉察到了他和那帮人勾结,迁怒于他,看起来燕王还是重视君实相公的。”杨时如是说道。
&esp;&esp;司马光却半点也高兴不起来,要真是这样,那他也就不用殚精竭虑,等着胜利就好了!
&esp;&esp;小彘在暗中的那些动作,包括老文重出江湖,司马也知道一些。
&esp;&esp;如果师父真的不高兴,何至于等到今日。
&esp;&esp;他走了,假如是师父不用他传递消息了呢?
&esp;&esp;那为什么不用了,是不是师父已经有了打算,就不用信差了!
&esp;&esp;假如是这样,师父的心究竟会倾向哪一边?他手里的刀子,又会砍向谁,这可就太值得思索了。
&esp;&esp;司马光能感到,师父一次比一次更加冰冷,谦和,礼遇,尊重……唯独没有师生之间该有的亲切!
&esp;&esp;或许……
&esp;&esp;司马闭上了眼睛,下一刻,他猛然睁眼,显得怒不可遏。
&esp;&esp;“吕诲那个案子到底是怎么回事?你们就一点风声都听不到?”
&esp;&esp;杨时也很无奈,“君实相公,不是我们不帮忙,可文彦博那个老狐狸看得太紧了……他天天盯着议政会议,而且还制定了一大堆的条例,不让我们干涉正在审讯中的案子,我们也是有心无力!”
&esp;&esp;“哼!”司马光冷笑了两声,“你这么说,我也就这么听,但是,你别打量着这个案子和你们没关系,如果真的查下来,谁也跑不了!”
&esp;&esp;“我们明白。”
&esp;&esp;杨时谈过之后,就匆匆告辞。
&esp;&esp;司马光靠在椅子上,显得十分无力。
&esp;&esp;拿不到老师的支援,又和新政学会决裂,加上失去了议政会议的强援,他唯一还有点优势的就是朝廷百官。
&esp;&esp;可问题是这帮当官的都是墙头草,随风倒,关键时刻指望不上……司马光熟读经史,太清楚了,眼下最好的办法就是先退一步,退到别人找不到的地方,等着风向变了,他还有机会东山再起。
&esp;&esp;他随手拿起了桌上的一卷几年前写的书稿,这是他在几天前找出来的,当时上面还满是灰尘,自己有修书的念头,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esp;&esp;但是却迟迟没有机会……或者说,他还舍不得权力的滋味,没有当过首相,怎么忍心隐居修书呢?
&esp;&esp;可眼下这个局,他的确想走了,如果再继续下去,搞不好就连他都陷进去了。只是吕诲的案子非常糟心,司马光也没有把握,到底会牵出多少事情。这帮畜生背着自己,在下面做了太多的坏事,最后却要自己给他们擦屁股。
&esp;&esp;“哎,真是进退两难啊!”
&esp;&esp;司马拿不定主意,可是刑部那边已经找到了至关重要的证据,而且还是让人触目惊心的铁证!
&esp;&esp;韩宗武邀请都察院,御史台,包括章惇和吕惠卿等人,到了刑部的后堂。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