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9章 打出国门去(2 / 3)
给他们,毕竟跟着咱们这么多年,辛辛苦苦,不能一点人情味没有……正好借着这个机会,把咱们家的产业都处理干净了,不然留在那里,始终是个麻烦。”
&esp;&esp;狗牙儿用力点头,“老爹想得周全,可万一还有人,也选不上禁军,又不会经营,那该怎么办?”
&esp;&esp;“这还不简单,隔着大海,不就是战场么!”
&esp;&esp;狗牙儿迟疑一下,兴奋叫起来,“爹,你要掺和高丽的大战吗?”
&esp;&esp;王宁安含笑点头。
&esp;&esp;在王宁安的规划里,变法从来都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全面铺开,一项项落实,绝不是光盯着海外,或者光顾着内部,也不是光裁军,或者一心点科技树……这些东西必须放在一起,按照先后,一项项往下推……分田是一切的突破口,是基础,裁军是把人员和资本转到工业领域,促使工业发展……接下来向外开拓,就是打开市场,创造需求,反过头,让刚刚成型的工业体系加速运转,尽快成熟起来。
&esp;&esp;如果仅仅着眼一个方面,那就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了。
&esp;&esp;王宁安酝酿了这么久的变法,又岂会那么简单!
&esp;&esp;经过深思熟虑,王宁安连着上了三道奏疏。
&esp;&esp;第一,就是参考兖州和济州的经验,全面铺开分田事宜,主要放在京东路和河北路。京东路已经有成功的例子,至于河北路,当年幽州就是分了田,因此该怎么办,全都很清楚明白,只要有足够的意志,就能推下去。
&esp;&esp;第二,要重新整顿军队,全面废除效用士,废除厢军,以大宋目前的财力,完全可以落实征兵制……王宁安预估,大宋需要30万左右的军队,其中禁军占一半,主要放在河北,陕西等方向,用来对付契丹和西夏,还有一半则是守备部队,充当支援和安定地方。
&esp;&esp;不过考虑到可能会有大战,所以王宁安规定,各地的青壮要主动登记,每年会轮流进行训练,遇到大战,则要迅速编入军队,支援作战。
&esp;&esp;以王宁安的估计,大宋在三个月之内,就能动员出50万人马,这个数字足够应付各种情况了。
&esp;&esp;这两道奏疏上去,可把所有人吓了一跳,就连那几个蛰伏在家里的老货也都怕了。
&esp;&esp;王宁安这小子的变法不是开玩笑的,他这是玩真的了!
&esp;&esp;要知道王家可是河北最大的家族,率先在河北分田,等于向自己下手,至于废除效用士,重新整编军队,受损最大的还是王家。
&esp;&esp;壮士断腕!
&esp;&esp;够狠!
&esp;&esp;够果决!
&esp;&esp;“妄做小人啊!”
&esp;&esp;张方平得到了消息之后,一声长叹,显得格外羞愧,他干脆跑到道观里,每年看书修行去了,也懒得管外面的事情。
&esp;&esp;倒是贾昌朝和文彦博,两个老货都赶快下令家里,要尽快处置了所有产业,尤其是田地,更是不能留了。
&esp;&esp;等王宁安处置了自家的,就该轮到他们的头上了!
&esp;&esp;……
&esp;&esp;和这两位一样,还有很多人也鸡飞狗跳,乱成了一团,其中折家就是代表。
&esp;&esp;自从唐末,折家就在府州,传承两百年,比大宋朝的历史还要长,俨然一方土皇帝,折家军也屡次和西夏作战,功勋卓著。
&esp;&esp;在折继闵死后,折克柔继承家业,他娶了西凉王的妹妹为妻,折王两家联姻,一度让折家上下欢欣鼓舞,以为有了靠山,折家至少几十年,不用担心了。
&esp;&esp;可这个靠山突然变得不靠谱儿了,居然要裁撤效用士,折家可就指着效用活着呢,这不是要了命吗!
&esp;&esp;“那啥……湘儿……”折克柔笑得跟招财猫似的,“你,能不能,和,和二哥说说?”
&esp;&esp;“说什么?”王洛湘瞥了丈夫一眼,“说裁了所有的效用,唯独把折家的留下来,让你们继续当土皇帝,这话我说不出口!”
&esp;&esp;“我的夫人啊,不是我们家,是咱家!”折克柔痛心疾首道:“我是为了谁啊?府州的基业,以后不还是咱们儿子的,咱们的儿子,就是二哥的外甥,都是一家人,怎么也该照顾一二啊?”
&esp;&esp;王洛湘眨了眨眼睛,长长的睫毛跟着忽闪两下,然后毅然摇头。
&esp;&esp;“算了吧,咱儿子还不会说话呢,等他长大了,至少二十年,小孩子想干什么,让他自己选。反正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