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26章 赵曙的高招(2 / 3)

加入书签

你怎么折腾契丹,下手有多狠,我们都心知肚明,有些事情估计王爷也不清楚。

&esp;&esp;反正他们是认准了,宁可得罪王宁安,也别得罪萧王妃!

&esp;&esp;陈顺之见场面有些尴尬,连忙道:“王爷,现在查明了,二皇子的确卷入了谋害先帝的事情当中,是皇——太后,下的命令,把他推到了池塘里,对外宣称是伤心过度,落水惊病,正让几个太医轮流诊治……不过以我之见,怕是二皇子凶多吉少了。”

&esp;&esp;他说完之后,萧观音给他续了一杯茶,然后笑道:“当年苗贵妃作死,二皇子能活到今天,已经是侥幸了。他又不知自爱,结交理学之人,心怀叵测,太后出手,废了他也是情理之中。”

&esp;&esp;萧观音微微一笑,“只是我觉得有些蹊跷。”

&esp;&esp;王宁安含笑,示意她继续说下去。

&esp;&esp;萧观音放下了羊脂玉瓷的茶壶,思忖道:“二皇子想夺皇位之心当然是有,按照道理推论,他应该对太子下手才是,毕竟只有他哥哥死了,他才有机会!去年的时候,太子位置早就稳如泰山,他暗算先帝,无非是让太子提前继位而已,居然成全敌人,也不知道这位二皇子是太聪明了,还是太愚蠢了?”

&esp;&esp;吴世诚立刻道:“或许他是见皇位无望,又记恨先帝,所以趁机害死先帝?”

&esp;&esp;萧观音道:“或许有些道理,只是现在想来,当时暗算先帝,只是对曹太后有利,毕竟当时先帝已经有了废后之心!”

&esp;&esp;很多时候,身在局中,怎么也看不明白,可是跳出来,顺着利益线去倒推,谁获利最大,谁的嫌疑就最大。

&esp;&esp;按照这个规律,十件事情有九件能找到答案。

&esp;&esp;现在想想,确实赵祯病倒,救了曹太后一命。

&esp;&esp;王宁安低着头,不断推敲,莫非是曹太后释放了信号,让二皇子以为有机会染指皇位,故此他才出手,帮着暗算赵祯,救了曹太后……如果这个推论是真的,那么此刻曹太后为什么要除掉二皇子?

&esp;&esp;那可就不只是为了赵祯报仇,为了保全皇家脸面了!

&esp;&esp;而是为了杀人灭口!

&esp;&esp;为了湮灭证据,永远查不到她这个真凶身上!

&esp;&esp;毕竟从梦甜香下手,不是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能想到的办法……诚如是,曹太后就太可怕了!

&esp;&esp;当年赵大叔甚至和自己透露,希望废掉皇后,当时王宁安是顾忌皇家亲情,没有太过积极表示,结果让曹太后渡过了危机。

&esp;&esp;如果再给王宁安选择一次,或许,他会更加果决一些……当然了,过去的事情,没法假设。

&esp;&esp;而且赵宗霖落入曹太后之手,肯定是活不成了,他究竟是不是主谋,也无从查起。这个案子,只怕又像大多数的宫廷密辛一样,永远没有答案了!

&esp;&esp;萧观音低声道:“王爷,不管是不是太后干的,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咱们这位太后是扮猪吃老虎的高手!她把所有人都骗了,她根本不想吃斋念佛,更不想当一个摆设,她要像刘太后那样,做一个风风光光的皇太后……王爷,你遇到对手了!”

&esp;&esp;王宁安不喜不悲,他思索了一阵,笑了笑,“曹太后不管怎么折腾,也就是宫里的一亩三分地,出了宫,政事堂,还有各个衙门,她是指挥不动的,没有大臣配合,她这个皇太后,威胁不大。我会想办法应付的。”

&esp;&esp;他们商量完毕,转过天,王宁安又去了政事堂,三天之后,就是赵曙的登基大典,需要把流程仔细演练,不容出半点差错。

&esp;&esp;忙活了一天,再度回家的时候,儿子狗牙儿跑来了。

&esp;&esp;“爹,我今天看到了殿……呃不,是陛下了!他,让我给你带话儿。”

&esp;&esp;王宁安一边脱下肥大的官服,一边擦着脸,随口道:“什么话?”

&esp;&esp;“他,他说要替先帝守孝三年!”

&esp;&esp;狗牙儿很是不解,嘟囔着嘴唇道:“三年啊,人生有几个三年?舅舅说了,天下最坏的规矩,莫过于丁忧守孝。不管什么人,也不管肩上担着多重的担子,万一父母死了,就要回家丁忧,一下子就是三年,等到回来的时候,原来的政务也荒废了,物是人非,实在是浪费人才。爹,我看你该取消丁忧这一个规矩。”

&esp;&esp;狗牙儿见老爹沉着脸不说话,还以为王宁安生气了。

&esp;&esp;丁忧涉及到了孝道,说别人容易,可是落到了自己身上,那就不好办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