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仲夏纪(3 / 5)

加入书签

种器官安静无为,作事不要盲动,以待确定阴阳的成败。这个月,鹿角脱落了,知丁开始呜叫,半夏长出苗,术槿开了花。这个月,不要在南方用火,可以住在楼阁,可以眺望远方,可以登上山陵,可以呆在台榭。仲夏如果实行应茌冬天实行的政令,那么,雹霰就会伤害五谷,道路就会毁坏不通,贼兵就会到来;如果实行应在春天实行的政令,那么,五谷就会晚熟,虫害就会时时发生,国家就会遇到饥荒,如果实行应在秋天实行的政令,那么,草木就会零落,果实就会过早成熟,百姓就会因疫病流行而遭受灾祸。大乐音乐的由来相当久远了,它产生于度量,本源于太一。太一生天地,天地生阴阳。阴阳变化,一上一下,会合而成形体。浑浑沌沌地,分离了又会合,会合了又分离,这就叫做自然的永恒规律。天地象车轮一样转动,到尽头又重新开始,到终极又返回,无不恰到好处。日月星辰的运行,有的快,有的慢。日月轨道不同,都周而复始地运行在各自的轨道上。春夏秋冬更迭出现,有的季节炎热,有的季节寒冷,有的季节白天短,有的季节白天长,有的季节属柔,有的季节属刚。万物的产生,从太一开始,由阴阳生成。因阳而萌芽活动,因阴而凝冻成形。万物的形体各占一定的空间,无不发出声音。声音产生千和谐,和谐来源平合度。先王制定音乐,正是从这个原则刖出发。天下太平,万物安宁,一切都顺应正道,音乐才可以制成。制成音乐有条件,必须节制嗜欲。只有嗜就不放纵,寸可以专力从事音乐。从事音乐有方法,必须从平和出发。平和产生于公正,公正产生于道。所以只有得道的人,大概才可以跟他谈论音乐吧!被灭亡的国家,遭受屠戮的人民,不是没有有音乐。只是他们的音乐并不表达欢乐。即将淹死的几年是不笑,即将处死的罪人不是不唱,精神狂乱的人不是不手舞足蹈,但是他们的笑、他们的唱,他们的舞蹈没有丝毫的欢乐。乱世的音乐与此相似。君臣地位颠倒,父子本分沦丧,夫妇关系失当,人民痛苦呻吟,以此制乐,又会怎样呢?凡音乐都是天地和谐、阴阳调和的产物。最初生成人的是天,人不得参与其事。天使人有了欲望,人不得不追求,天使人有了憎恶,人不得不躲避。凡的欲望和憎恶是从天那里禀承下来的,人不能自己做主,不可改变,不能移易。世上的学者有反对音乐的,他们的主张是根据什么产生的呢?大乐是君臣、父子、老少欢欣、喜悦的产物。欢欣从平和中产生,平和的境界从道中产生。所谓道,看它,看不见,昕它,听不到;也无法描绘出形状。有谁能够懂得在不见中包含着见,在不闻中包含着闻,在无形中包含着形,那他就差不多懂得道了。道这个东西是最精妙的,无法描绘出它的形状,无法给它命名,勉强给它起个名字,就叫它“太一”所以。一”处于制约、支配的地位“两”处于服从、听命的地位。先代圣人弃“两”用“一”因此知道万物生成的真谛。所以,能够用“一”处理政事的,可以使君臣快乐,远近和睦,人民欢悦,兄弟和谐;能够用“一”修养身心的,可以免于灾害,终其天年,保全天性;能够用“一”治理国家的,可以使奸邪远离,贤人来归,实现大治,能够用“一治理天下的,可以使寒暑适宜,风雨适时,成为圣人。所以懂得用“一“就聪明,持“两”就惑乱。侈乐

人无不依赖自己的生命生存,但是却不知道自己赖以生存的是什么?人无不依赖自己的知觉感知,但是却不知道自己赖以感知的是什么。知道自己能够感知的原因,就叫懂得遭,不知道自己能够感知的原因,就叫舍弃宝。舍弃宝物的人必定遭殃。世上的君主,大多把珍珠,玉石,长戈和利剑看作是宝物。这些宝物越多,百姓就越怨恨,国家就越危险,君主自身就越忧患,那就失掉了宝物的本来意义了。动乱时代的音乐与此相同。演奏木制,革制乐器的声音就象打雷,演奏铜制、石制乐器的声音就象霹雳,演奏丝竹乐器的声音、歌舞的声音就象喧哗。如果用这样的声音惊扰人的精神,震动人的耳目,摇荡人的性情,那是可以的,但是如果把这样的声音作为音乐,那就不能使人快乐了。所以音乐越是奢侈放纵,人民就越是抑郁不乐,国家就越是混乱,君主的地位就越是卑微,这样,也就失去音乐的本来意义了。古代圣王之所以重视音乐,是因为它能使人快乐。夏桀、殷纣制作奢侈放纵的音乐,随意增大鼓、钟、磐,管,箫等乐器的声音,把声音巨大当作美好,把乐器众多当作壮观,他们的音乐奇异瑰丽,人们的耳朵不曾听到过,眼睛不曾看到过,他们的音乐务求过分,不道法度。宋国衰敝的时候,制作千钟,齐国衰微的时候,制作大吕,楚国衰微的时候,制作巫音。这些,盛大是够盛大了,然而在有道之人看来,却失去了音乐的本来意义。失去了音乐的本来意义,这样的音乐不能使人快乐。音乐不能使人快乐的君主,他的人民必定生怨,他的生命必定受到伤害。他的生命遇到了这种音乐,就象冰遇到炎热的太阳一样,反倒伤害了自己。产生这种后果是由于不懂得音乐的本来意义,而致力于奢侈放纵的缘故啊。音乐有真谛,就象是肌肤身体有本性一样。有本性,就一定有生长、保养的问题了。寒冷、炎热、劳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