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09章(1 / 2)

加入书签

当年的事,他心理上早就明白,于湛秋那样做是对的。

只是情理上,接受无能而已。

就像为了救人要对爱人挥刀相向,他自问做不到果断出手,快刀斩乱麻。

阿秋到底还是不一样的阿秋!

从此以后,莎莉读报纸的时候又多了一位听众。

这位听众一把年纪,可真心帅啊,那大长腿,那浓眉大眼深刻的五官。

关键一点都不油腻,仿佛还有点执拗单纯。

又一次她居然看到老帅哥在哭,是怎么回事?

后来看见顶头上司大老板正在搂着他的肩膀哄,还贴心的给擦眼泪,莎莉才顿悟,这厮就是个大尾巴狼,骗子而已!!!

时光飞逝,花家在国际上名声越来越大,原本在于湛秋那个年代,把一切古老的东西当做糟粕,这些年,随着国家强大,民族自信心也找回来了。

古老的汉服,马面裙,文字,装饰,风靡全球。

就连海外八竿子打不着的大e博物馆,都沾了不小的光,每天客流不断。

就在花家网友感叹文物流失时,以为爱国的海外华侨,匿名捐赠了整整一船花家文物。

全球都躁动了,各国到处拦截可疑船只,就为了制造第二个大e博物馆,可惜都一无所获。

一艘空荡荡的邮轮,在靠近花家港口的时候,悄然装满东西,被花家官方接手。

褚海潮把东西交接了就马不停蹄的回家。

于湛秋待在船舱里,没有露面,她此生不回再有回国的机会了。

郑月娥和于伟业早就以为她没了,她也没必要诈尸,省的往后长久的分离,郑月娥又要开始惦记她。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卷起无数砂砾尘土,每一粒,落在个体的人身上,就是一座庞然大山。

无论多少情绪,都湮灭在历史的尘埃之中,成了深刻又璀璨的文明。

辍学少女的自救01

文静语觉得这辈子做的最错误的决定就是听从父亲的安排,考上了大专,因为一学期四千多的学费,没有去读,而是去快餐店当起服务员,每月挣三千多块钱的工资。

这三千多,多多少,得看加班情况和本月有没有节假日。

文静语每月的零花钱,就从这个三千多的多里面来。

三千元大头,每月纹丝不动的上交父亲文红兵保存,父亲的意思,是觉得她年纪小,怕被人骗。

其实文静语觉得家里最大的骗子就是她亲哥。

总说出去做生意,从没见他拿钱回来,穿的倒是人五人六,每次回来就变着法儿的找文红兵要钱花。

文红兵经不起宝贝儿子的甜言蜜语,手指缝大的很,文静语稍微表露出一点不满和劝解,就被文红兵教育一番,他是亲哥,以后是她的依靠,也不知道啥依靠!

要是就这么糊弄着过也就算了,文静语的以后,也就是打工,到了年纪嫁出去,换一笔彩礼,到另一个家庭打工,生几个孩子,给一家老小打工。

辛苦半辈子,把小的拉扯大,老的送走,她也就差不多走完半生,老了死了。

悲剧从文红兵出意外开始。

这里又得提一嘴文静语兄妹的母亲。

早年家里介绍,认识文红兵,文红兵长得还行,人老实,家里就这么一个独苗苗,有个大姐,早早嫁出去,生孩子难产没了。

那时候说得好听,独苗苗,以后家里都是你们的。

后来嫁过来才知道,老实人是多大的缺点。

文红兵一辈子温温吞吞,在媳妇眼里,其实就是窝窝囊囊。

多少人下海,他纹丝不动,抱着一份工作从辉煌干到末路,被人欺负都不吭声,打了左脸还要把右脸伸过去。

老婆受不了这样的日子,刚好改革开放,八九十年代南方的花花世界惹人眼花缭乱,索性跟老实人离了婚,南下闯荡去了。

之后很少回来,三两年可能偷摸联系一下儿子,塞点钱,女儿是没有这个待遇的。

所以在儿子眼里,母亲千好万好,父亲诸多缺点无法忍耐,他连待在家里都不肯,只想着往外跑。

家里守着文红兵洗衣做饭收拾家里的,只有文静语这个做闺女的。

文红兵本来会点电工手艺,在八十年代,这个工作很吃香,后来电网改革,他属于下岗那一批。

老婆跑了,儿子不亲他,没了奋斗目标和斗志,只能去工地上打工,还是一年只干半年那种。

原本因为会一门技术,比纯出卖劳力的民工轻快些。

谁料到,他就是太轻快,被工头看见,指使出去买临时急需的零部件。

老实人文红兵腿脚也勤快,小跑着跑到附近五金店,买了东西又狂奔回来。

回工地路上,过马路的时候,被一辆农用车给撞了。

这件事发生在工地之外,撞他的农用车车主家里比文红兵家还穷,文红兵不想成为残废,治疗的费用只能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