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28章(1 / 2)

加入书签

程初瑜的父母都已知道女儿的心思,心里有担心,也有不赞同,生怕韩谦之的双腿真好不了,女儿下半辈子会吃苦。

盛兮颜笑吟吟地说道:“所以,娘把周大夫也带去了。”她掩嘴笑着说道,“娘让周大夫亲口把韩谦之的情况跟程家伯父伯母说了。”

韩谦之的腿不能说保证可以好,不过,周大夫的把握已经提高到了七成,这对于脊髓受创的人来说很不容易了。

程先卓夫妇心知肚明韩谦之是为了救女儿才会伤成这样的,要不然,躺在榻上不良于行的就是女儿了,现在韩谦之大有康复的希望,程初瑜又十分坚持,他们就松了口。

盛兮颜亲昵地挽着他的手臂,笑吟吟地说着话,颇为感慨静乐郡主做事真是周道。

“我已经让人去告诉韩谦之了,让他好好跟着周大夫治。”

楚元辰招来了一个小厮说道:“你去跟韩谦之说一声,他要是不想坐着四轮车去迎亲的话,就自己看着办。”

小厮匆匆忙忙就走了,楚元辰反手拉住盛兮颜,在她唇瓣上亲吻了一下,说道:“韩谦之这小子,懒散的很,需要激将。”

盛兮颜掩嘴轻笑。

还没等小厮回来,有人过来禀道:“靖卫侯求见。”

靖卫侯是为了分家来的。

本来靖卫侯生怕张氏招惹到了韩谦之,韩谦之会改变主意跟他们硬耗到底,昨日一回去,连夜就把账册盘了出来。

张氏的心里实在不舍得,还想着跟靖卫侯商量要不要稍微瞒一点下来,只要别太过份,应当看不出来。

结果没等夫妻俩商量好要怎么来,就得到消息说,静乐郡主为韩谦之去程家提亲了。

这一下,他们慌了。

这都提亲了,指不定程家会要他继承爵位才把女儿嫁给她,要不然,谁会把女儿嫁给一个残废呢,这么一想,也顾不上做假,急匆匆地就带着账册和银票过来。

靖卫侯对着楚元辰百般赔笑后,韩谦之终于出来了。

韩谦之没有出尔反尔,同意分家。

楚元辰让管事叫来账房,四五个账房先生忙活了一晚上,才把所有的账目盘点清楚,靖卫侯夫妇也没回去,就留在王府的偏厅里,枯坐一夜,听着那些算盘声,听得脑门子嗡嗡响。

韩谦之分五成的话,就是分三十七万两银子,韩谦之要的是现银或银票,靖卫侯就把家中所有的银票都拿了过来,又拿一些铺子去抵押,找亲朋好友借了一遍才堪堪凑够。

靖卫侯请了韩家族老做见证,两人签下了分家文书,并送去官府记档,代表了从此以后,韩谦之和靖卫侯就成两家,除了要灭九族的滔天大罪,无论靖卫侯做了什么蠢事,都连累不到韩谦之了。

分完了家,靖卫侯咽了咽口水,眼巴巴地说道:“王爷,那折子……”

楚元辰吩咐人准备文房四宝,韩谦之当着他们的面,写了折子,主动表示放弃爵位。

韩谦之放开笔,笑得意味深长:“二叔,这折子是由我递呢,还是由您来递?”

“我,我来!”

靖卫侯赶紧接过折子,生怕他后面后悔,这家就白分了。

还是自己把折子递上去放心!

带着折子和账册,靖卫侯和韩家来做见证的族老们一同离开镇北王府。

一踏出王府,他欣喜若狂地抚着折子,只差没亲上几口。

为了分家,靖侯府这两天都没有去衙门,这会儿匆匆忙忙地赶了回去,顺便还要把折子递上去。

他一到兵部衙门,就听闻了一件事:

萧朔削减禁军军饷。

还不是削了一丝半点,而是大削。

直接削了百多万两银子。

靖卫侯当场就震惊了,快四月了,突然削减军费,在此之前,毫无前兆,郑重明会翻脸的吧。

萧朔此举在朝中掀起了轩然大波,不少人都在等着郑重明的反应,是会憋屈接受,还是会和萧朔撕破脸皮。

皇帝中风以来,萧朔独揽大权,郑重明避居二线,他们原本还想看着郑重明会不会对萧朔服软,结果,镇北军一到,萧朔就主动出击。

郑重明得了兵部的示意后,把自己关在书房一天一夜。

等出来后,他面对萧朔,公然表示:“禁军有着保卫大荣的重任,绝不能减员,既然朝廷需要银子,不得不削减禁军的军饷,那么,禁军只能自己想办法。”

郑重明先说了自己愿意接受削减军饷,又提出道:“禁军如今尚有几个职位空缺,倒也可以换些银子以充军饷。”

这在大荣朝的历史上是有过先例的,太宗时期,就因为国库不丰,允许买卖一些朝中虚职,不过后来,大荣渐盛,这也就渐渐废止。

就是因为早有先例,如今郑重明提出,虽有不妥,但萧朔削减军饷在前,朝中倒也能勉强接受。

“不过。”郑重明话锋一转,说道,“禁军军饷不足,难以出兵,闽州之乱,还劳萧督主自己费心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