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4章(2 / 2)

加入书签

盛兮颜只是问道:“你想去吗?”

“想!”盛琰说道。

就算是依仗队,也是可以近距离看到禁军军演的,盛琰还没见过这种场面。

盛兮颜笑道:“那就去吧。”

得到了他姐的支持,盛琰一下子就乐了,差点就高兴地蹦起来。

他说道:“姐,阿诚说,这是郑重明提的,说是禁军久未下过战场,恐把人给养废了,而且……”他看了一眼楚元辰,见楚元辰在笑,就大大方方地接着道,“而且,可以让镇北王府见见禁军的威严。”

所以,他本来不知道是不是应该去。

“去吧。”盛兮颜笑道:“镇北王府应该也想看看禁军。”

盛琰有些不太明白,不过见他姐和楚元辰都在笑,那就肯定没问题了!

骄阳很乖地等他们谈完了正事,才道:“姐姐,我们中午吃梅花汤饼好不好?”

摘了这么多的梅花,盛兮颜当然满足她:“我来做。我做的可好吃了。”

骄阳依赖地往她手臂上蹭了蹭。

盛兮颜向静乐借了小厨房,高高兴兴地带她做梅花汤饼去了。

用过午膳,盛琰下午的功课就是四书五经,兵法墨义,当然是以后者为重。

而骄阳下午就由先生教识字,明事理。

盛兮颜一直待到未时才告辞,楚元辰送她回去,还以天寒地冻为由,赖上了她的马车,让乌蹄自个儿跟着。

盛兮颜跟她说起了太后给了两个嬷嬷的事,顺便又问了一句:“郡主不知道大哥的身份吗?”

“不知道。”楚元辰摇头,沉默了几息后,又道,“不敢说。”

仅仅是“不敢说”这三字,就是那样的沉重。

盛兮颜没有再问下去了。

楚元辰一直把她送到了府门前,又约好等定下去安平侯府的日子就来接她。

直到目送马车进了府,楚元辰这才骑上乌蹄走了。

刚回院子,峨蕊过来禀说,“姑娘,夫人让您过去吃腊八粥。”

已经是腊八了啊。

盛兮颜怔了一怔,日子过得真快。

她重生时还在盛夏,这才一会儿工夫,就已经到了寒冬。

等过了年,她就要出嫁。

想到要出嫁,盛兮颜的心跳莫名地快了几拍,心里甜滋滋,怀着满满的期待。

盛兮颜心情甚好的去了正院。

其他人也都已经到了,彼此见过礼后,就有嬷嬷给她盛了一碗腊八粥。

每年的腊八,皇帝都会给朝中众臣赏下腊八粥,今年也一样,不过,宫里赐下来的只有一碗,所以,他们吃的都是府里自己煮的。

外头又飘起了雪,盛兮颜还记得腊八后的这场雪下了好几天,雪停后就更冷了。

今年是一个少有的寒冬。

用过腊八粥后,盛兮颜就窝进了小书房。

在又翻了许多医书,写废了好些绢纸后,盛兮颜终于在雪停前写出了一张方子。

她拿着方子仔细看了几遍,满意地抿嘴笑了,吩咐道:“昔归,你一会儿去一趟百草堂,就按这方子抓药,请百草堂代熬,在京城施药,就先施十天吧。”

盛兮颜琢磨了一下她的私房银子,应该是够的。

盛兮颜补充道:“这是治风寒的。”

她上一世的时候,在这个寒冬里,不少百姓得了风寒,医治不及而死。

昔归郑重地双手接过。

这张薄薄方子在她的手上仿若重若千钧。

昔归也是穷苦人家出生的,当然明白穷人看病贵,买药更贵,这一旦不慎生了病,大多都只能靠熬,熬得过去是老天爷可怜,熬不过去也就是眼睛一闭,一卷薄席裹了了事,这大冬天的,尤其是老人和孩子更难熬。

天寒地冻,要是有人能施药,必然可以救回许多性命。

昔归心中激动,立刻道:“奴婢现在就去。”

盛兮颜叮嘱了一声道:“别用我的名义。”

昔归应了,匆匆就去办了。

盛兮颜给的方子是专治风寒,尽管中医讲究的是一人一方,对诊用药,但是她也不可能去给每个得了风寒的病人单独开方,这才专门写了这张方子。

她花了不少的功夫,翻遍了外祖父的行医笔记和医书,花了快半个月的时间,写了又改,改了又得,才得了这一张。

效果肯定没有一人一方来的好,不过,用来治风寒也是能有奇效的,而且这方子用的药材也便宜,她的私房银子足够撑上十天。

她有幸能够重活一世,若是能够多救下一些人,也算没有枉费了上天平白给她的这一场机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