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9章(2 / 3)

加入书签

,顺便“试试新弩”,一展大荣国威。一时间大街小巷都在说着这件事,学子们纷纷大写文章颂赞大荣国威。

一连几日,京城里都弥漫着一种欢喜的氛围。

十月二十三那日,辰时刚过,静乐就到盛府过来接盛兮颜一起去园子,楚元逸骑马随行。

盛琰也和他们一块儿去。

北燕是楚元辰打下的,这大功,就连皇帝也难以磨灭,因而他就打算借着试弩一扬国威,免得百姓们被楚元辰所蛊惑,以为大荣朝全都得靠楚元辰。

因而,皇帝大手笔地允许勋贵官员带一两个子弟前往,就连国子监的学子和在京的书生,他也亲自挑了好几个文章写得好的,要让他们一同去园子里头长长见识。

双方见过礼后,静乐说道:“阿辰和皇上他们一块儿去。”

今日会在金銮殿上献了国书后,皇帝再携文武百官和北燕使臣一起去园子。

而静乐他们会先行一步,到园子后再等圣驾到来。

盛兮颜笑着应了,直接上了马车。

马车不疾不缓地开动,纪明扬和韩谦之以及一众侍卫拱卫着。

盛兮颜把手上的一个掐丝珐琅暖手炉塞给了静乐,一本正经地说道:“郡主,您穿得太单薄了。”

静乐被蚀心草折磨了四年,如今还在吃药,最是受不得寒,但她自小就不喜欢穿厚重的衣裳,又想着今日天气不错,就没听兰嬷嬷的。

手炉是南瓜型的,暖呼呼的,捂在掌中很舒服。

盛兮颜忍不住炫耀道:“我就知道郡主不会好好听话。”自己真是机灵。

静乐漂亮的桃花眼顾盼生辉,跟着兰嬷嬷感慨道:“我就说吧,果然还是姑娘最是贴心,比小子好多了!”

“是是是!”兰嬷嬷应了几句,“您啊,现在早就不听奴婢的,只听盛大姑娘的了。”

兰嬷嬷的脸上露出适时的幽怨,惹得静乐忍不住笑出声来。

静乐捂着手炉,舒舒服服地往后一靠,艳丽的桃花眼半眯,有些慵懒。

盛兮颜让昔归给自己倒了杯果茶,小口小口地噙着,随口说道:“郡主,前几天,江家老太太来过,就是在下聘的那天,说是来送贺礼。”

静乐挑了下眉梢。

江庭入赘,镇北王府是要给聘礼的,一共六十四抬,静乐考虑到江家贫寒,还额外多给了两个铺子,一个田庄,足够他们一家子过上衣食无忧的富庶日子。

就连江庭时不时从账上支些银子寄回去,静乐也从来没有管过。

江家与镇北王府有亲,尽管静乐没有刻意宣扬,朝廷命官个个都是人精,地方官吏对江家也是颇为照顾的。

这些年来,可以说是没有亏待过他们。

本来若只是和离,送出去的聘礼,自然不会再要回来,就像当初她和江庭说的,镇北王府给江家的荣华富贵,就当作是换了两个孩子,从此一笔勾销。谁料,这江庭竟连阿辰都不放过,甚至还刻意泄露北疆机密,害得北疆军差点死伤无数。

静乐实在咽不下这口气,恨不得活剐了他,也就是为了大局才忍了下来。

这边忍了,那当然要从别的地方讨回来。

静乐也不瞒她,轻描淡写地说道:“我把给江家的东西都要回来了。”

盛兮颜:“……”好厉害啊!

静乐派人去把当初聘礼都收了回来,然后,让人去跟地方官说一声,江家已经不是镇北王府的亲家了。

她笑着说道:“他们估计是待不下去,就来了京城找江庭了吧。”

静乐摸摸她柔软的发顶,避开了发上的珠钗,说道:“你不用理会他们,这等人,你但凡给他们一个好脸色,他们就能贴着你不放。”

静乐嗤笑道:“京城米贵,居之不易。”

盛兮颜乖乖地点了点头。

静乐正想说一声“真乖”,忽然心念一动,撩开窗帘朝外面看去问道:“逸哥儿,最近可有江家的人去找过去你?”

楚元逸正策马跟着马车,闻言摇了摇头,说道:“没有。”

静乐提醒了一句道:“若是他们来找你,你别理。你姓楚,不姓江。”

楚元逸赶紧应了一声:“是。”

放下车帘,马车顺利地出了城门,一路往园子去。

等到了园子的时候,也就巳时,昔归留在了外头的马车里,只有兰嬷嬷跟着进去。

宫人把他们领到了望亭水榭,盛兮颜远远就看到了倚在美人靠上喂鱼的赵元柔。

两人对视了一眼,盛兮颜没有过去,她也没有过来。

“逸哥儿,琰哥儿,你们自个儿去吧。”

楚元逸迟疑了一下,盛琰就笑道:“元逸,走走走,你又不是姑娘家,别总是不爱动,我们看到他们在玩立射,我们也去吧。”

楚元逸犹犹豫豫地跟着他走了。

静乐打发了两人自己去玩,叹道:“这孩子也不知道像谁……”

去就去,不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