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1章(1 / 3)

加入书签

上一世的经历告诉她,凡事小心一点不会有错,她就蓄意试探了一下,雯儿的反应肯定了她的怀疑。

她不知道长公主想做什么,但显然没有好意,而对一个女子不怀好意的事,想也能想得出好几种来。

隐忍是没有用的。

充满恶意的人绝不会因为自己的隐忍对自己有所怜悯,只会得寸进尺。

盛兮颜的杏目熠熠生辉,如玉般白净细腻的脸庞在阳光底下仿佛带着光。

她们很快就穿过了那条抄手游廊,在走到青石板小径时,阵阵丝竹声若隐若现,琴音悠扬,颇有韵味,又有歌姬清朗的嗓音穿插其中。

问心湖上,舞乐声声,一众舞姬在画舫的甲板上水袖挥舞,煞是好看。

刚刚才从净房更衣回来的程初瑜也不由往湖面上多看了几眼,和贴身丫鬟笑着说:“京城人就喜欢这些哼哼唧唧,华而不实的东西,爹爹说这就叫、叫什么来着……”她苦恼地嘟着嘴,那个词就在喉咙口,但又想不起来。

直到,她的贴身丫鬟一句:“姑娘,那不是静乐郡主吗?”

程初瑜一怔,循声看过去,瞳孔微缩。

就见在亭廊里头,静乐郡主正漫不经心地靠在美人靠上,不似在看歌舞的样子,四周时不时地有人与她说话,她始终都有些淡淡的。

程初瑜的心头一片惊涛骇浪,永安长公主好端端地就在这儿,那盛兮颜呢?

她在北疆长大,北疆民风纯朴,再加之有外敌环侧,几乎少有内斗,军民上下都异常齐心,但这并不代表她就真得什么也不懂。

先前说静乐郡主晕倒把盛兮颜叫走的丫鬟明明就是长公主府上的,长公主故意骗走了盛兮颜,这其中的恶意,昭然若揭。

程初瑜沉下脸来,仿佛用了全身的力气才冷静下来。

顺着她的目光,此时的亲水亭廊里,除了静乐郡主外,皇帝,永安长公主,昭王等等都在,

皇帝就坐在视野最好的位置,面前摆放着酒水和各色零嘴水果。

其他人都拘谨地散坐在亭廊各处,永安红艳的嘴角勾起,指着问心湖上的画舫,娇滴滴地说道:“阿弟,这是教坊司新近排的水上霓裳舞,我特意叫了他们过来的。”

昭王也在一旁跟着道,“大哥才看过柔儿的《侠客行》,你这水上霓裳舞,舞得再美,怕是也入不了大哥的眼。”他看向不远处的赵元柔,眼中的柔情仿佛能滴下水来。

皇帝摇着折扇,薄唇含笑,一派心情甚好,目光落在了画舫上的那个歌姬身上。歌姬不过十四五岁的年纪,身段窈窕,蒙着一方面纱,容貌影影绰绰,歌声悠扬婉转。

永安有点微醺,她给了昭王一个眼神,让他适可而止,免得又怕骂了,便起身走到一旁吹吹风。

昭王笑道:“大哥,这是建安伯的嫡孙女。有着一把好嗓子。”

他的声音不高,但周围的人还是都能听到的,不禁面面相觑,更有人端起杯盅掩饰神情,却又忍不住往昭王瞥去。

当今喜美人,后宫佳丽不说三千,算上那些位份低的,或者连名份都没有的,一两百个总有。

建安伯府刚刚才被东厂查抄,听说一家子老少爷们都在东厂诰狱里蹲着呢,昭王现在把建安伯这娇滴滴的嫡孙女领到皇帝面前,这目的也太明显了吧。

事涉东厂,谁都噤声不言,仿佛一下子全都变成了哑巴,曼妙的歌舞看在眼里都索然无味了起来。

要不是皇帝还在这里,给了他们些许底气,现在怕是已经连待都不敢待下去了。

昭王就像没有感觉到气氛的陡然变化,乐呵呵地给皇帝斟酒。

他的皇兄哪里都好,有明君之范,就是太过偏宠东厂,对萧朔那个阉人简直言听计从,东厂也仗着皇兄的宠信,越加肆无忌惮,就连建安伯府都敢说抄就抄,这满京城里,谁不知道建安伯的小儿子是他昭王的伴读,这简直是没有把他放在眼里!

他非得让萧朔知道,阉奴就是阉奴,别妄想能爬到主子的头上。

皇帝“啪”的一声收拢折扇,跟着节拍轻轻地在案上敲击,目光还停留在湖中间那个翩翩若仙的纤影上。

昭王的那点子小心思,他岂会瞧不出来。

不过仗着他是自己的胞弟,就敢置喙自己的决定,看来是自己对他太纵容了。

皇帝瞥了他一眼,从他手中接过酒盅,眼神冷了下来。

昭王还毫无知觉,再接再励地说道:“大哥,建安伯府素来忠君,您万不可听信了奸佞一面之词。”

其他人更不敢作声了,朝野上下谁不惧萧朔似虎,现在还敢明目张胆地说他是奸佞的,怕是只有昭王了。

皇帝脸色又冷了几分。

有胆小的装作若无其事一样往旁边挪了挪,谁也不曾注意到,程初瑜走进了亲水亭廊。

她直接走向了静乐郡主,福礼道:“郡主。”

“是阿瑜啊。”静乐郡主眉眼含笑。

她认得程初瑜,尽管她没有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