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2 后X塞玉势上朝控制(1 / 3)

加入书签

汉国疆域辽阔,历代皇帝励精图治,山河清明,民风开放。引得万国朝拜。

当今圣上谢祁宸,即位不到一年,为先帝二子。据传先帝本欲传位于长子谢祁洺,却被本该远在边关的二皇子带兵围宫,篡权夺位。

大皇子被以谋害先帝为由下狱,后越狱出逃,至今下落不明。

大皇子一派官员被尽数抄官下狱,而素来亲近大皇子的丞相则却被软禁宫中,生死不明。

数月之后,皇帝以丞相身染恶疾,留宫中治愈为由,亲自送丞相回府,赢得百姓交口称赞。

世人皆知,当今圣上自幼聪慧,文武双全。而汉国自古以来便立贤不立长,是以,当今圣上不论是大皇子还是二皇子,似乎也不是百姓们太过在意的东西。

——

汉国历代便是三日一早朝,今日百官需进宫应卯。沐澜走到午门时,各部官员已经尽数到齐了。

沐澜十六拜相,师承暮溪山,自幼受天下第一座师暮雪老先生的教导。

暮老先生门生无数,桃李遍天下,素以严厉闻名,却曾有言,“云初踔绝之能,来日必出将入相,为国之栋梁。”

老先生慧眼独具。沐澜十二登科及第,先帝器重异常,十六岁便授丞相一职。从此鹤袍加身,高官厚禄,风头无两。被百姓传为一段佳话。

丞相为百官之首,沐澜如今虽不到而立,与朝中老臣相比,年纪却不算大,但汉国历来崇贤不崇长,沐澜辅佐先帝励精图治,改革维新。如今山河清明,百姓安居乐业,众人不得不佩服。

众人皆俯首见礼道,“见过丞相大人。”“问大人安。”

沐澜拱手回礼,“各位大人安。”

随即便站到众官之首,等待宫门开启。甫一站立,便见御史成大人走上前来,面色有几分凝重,“丞相大人,荆山匪患一事,不知陛下圣意如何?”

沐澜想起昨日,面色染上几分怪异,却只是微微皱眉,摇了摇头。

成御史皱起眉道,“陛下如此行事,恐难平民意啊”

就在这时,午门城墙上的钟鼓响起,卯时已到,宫门缓缓打开。

众人停止交谈,整理仪容。穿过午门、广场,踏上长长的汉白玉石阶,踏入重檐庑顶的金銮殿。

众官员站立片刻,便听一道尖细的声音喊道,

“陛下驾到!”

百官齐拜,俯首迎接。

谢祁宸身着玄色缠金边龙纹袍,头戴九旒冠冕,身姿挺拔,在众臣的迎礼中迈入大殿,缓步踏上龙座。

文武官员各立两旁,众人齐声道:“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爱卿平身。”

一道低沉疏朗的声音响起,不轻不重,却清晰落在每个人耳里。

“谢陛下。”

众人起身,司礼太监上前一步喊道,

“有事者奏闻!”

沐澜正欲出列,身旁却有人上前一步。御史成大人持笏拱手道:“臣有事启奏。”

荆山匪患一事,源自于南海。

南海一带自古便洪涝频发,逢遇灾害,稻田颗粒无收,百姓流离失所,于是流匪四起。

而荆山地势险要,居然发展成一支数千人规模的土匪强盗。朝廷派遣军队,耗时月余,将匪徒尽数拿下。于是这数千人该如何发落又成了问题。

成御史儒生出身,崇尚宽政待民,仁慈治国,他极力劝谏陛下效仿先帝,对盗匪从轻发落。

而陛下的意思,是格杀勿论。

“陛下,南海一带自古便多洪涝灾害,百姓动辄颗粒无收,以至流离失所。沦落为山匪,也有被逼无奈的成分,望陛下能从轻发落。”

朝堂之中温和派的人也不在少数,典客贺大人附和道,“成大人所言极是,还请陛下三思啊!南海匪乱不断,向来都是做充军处理,陛下忽然大开杀戒,恐会引起民心恐慌!”

沐澜侧首看去,有些疑惑。这贺大人向来圆滑,今日却立场鲜明起来,不太像他一贯的风格。思索片刻,却注意到一道目光,沐澜看过去,意外撞上太尉李守成的视线。

李太尉捻着胡须,朝沐澜微微点头,移开了视线。

“流匪占山为王,四处为非作歹,受苦的就是百姓,既能发展成数千人的规模,正是因为朝廷的态度不够强硬,”廷尉魏大人反驳道,“依我看,就应该将这伙强盗斩首示众,杀一儆百!”

魏大人年逾五十,却声如洪钟。他虽常在朝堂上与沐澜唱反调,却极力推崇当今陛下的治国之风。“重典治国,重法治民,重刑治军。如此方能稳固国政。”

“不错,魏大人所言甚有道理!如此方能警醒世人!”又有人附和道。

成御史道,“臣以为廷尉大人所言不妥,我朝历代讲求宽厚待民,如此大开杀戒,于国运有损啊。”

魏大人立刻反唇相讥。“成大人这是何意,眼下是在讨论盗匪之事,怎么就牵扯到国运了呢?”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