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十七 一声痛苦的(1 / 3)

加入书签

“莽妃”二字,未免太过伤人。王莽回到朝堂之上时,已心灰意冷,如坠深谷。他如何临渊履薄、忍辱负重,才终于站到这万人之上的天子脚下,可天子虽近在咫尺,却远在天边。诚如天子所言,圣眷于他,是恩,是宠,是雨露,是他应当感恩戴德,却不可贪求独占的赏赐。他与公孙澄不同,他万难接受。

王莽强令自己摒除杂念,专心廷议。无论如何,食君之禄,当忠君之事。朝罢,天子没再拖延,直往参政殿会见诸位公卿。王莽依例前往尚书阁领章奏表议,却被叔父王音叫进内室密谈。

王音挥手命他免礼,面露赞许捻须笑道:“这一招‘以退为进’,实令老夫刮目相看。”王莽一听,便知叔父误会自己逃京投军是有意而为的邀宠手段,却百口莫辩,只得咬牙默认。

王音又说:“光禄勋窦老爷子年迈乏怠,耽搁不了几年;日后你与淳于长一文一武,同列九卿,你我便不必再仰仗深宫妇人之鼻息。”说着轻拍王莽肩头,冲他意味深长地点了点头。

“叔父抬爱,小侄惶恐万分。”王莽垂手卖乖道,“今后小侄一言一行,全凭叔父指点。”王音摆手笑道:“你不必谦虚,天子素来任性,你能全身而退,实属不易。我已向太后请旨,求她为你相看一门亲事,以绝悠悠众口。”王莽跪拜谢了,起身时只觉天昏地暗,仿佛这一辈子再无指望了。

恹恹中又听王音道:“只是两宫常有小人谗谀作乱。你须得多加小心,若有机会,不妨多向天子进言劝诫才好。”王莽闻言心领神会,叔父意在提醒他阉宦不得不防,要他找准时机,借天子之力翦除宦官权势,为王家清除异己。他想起公孙澄小人得志的骄矜嘴脸,重重点头应了。

从王音署中出来后,王莽得知天子已离开参政殿,便叫齐侍从,抬四个木箱,赶往未央宫送奏本。天子不在宫中,箱子一搁下,便有阉人前来传召,说太后宣王大夫,有事相询。王莽猜想,多半是天子在长信宫中挨骂,拖他去挡箭。

不出所料,一进长信宫正殿,太后严厉的声音便从屏风后传来:“你休替他遮掩!此事非同小可,便是你姑母亲自来,也保不住他!”

“朕不知阿娘说的是什么,子虚乌有的事!”天子语气也很冲,“阿娘打哪儿听来的谣言?把那挑拨离间的小人给朕车裂了才是!”

王莽才一露头,便被天子揪住衣袖,拖至太后身前。天子冲他挑眉眨眼道:“喏,巨君当时在场,阿娘你问他!朕可曾中什么药蛊?没有的事!”

王莽与他目光相接,瞬间便明白了。天子回护张放,不愿他受刑狱之苦,干脆一概否认,不允追究。

“太后英明。臣不知何为药蛊,依臣所见,那晚陛下……只是醉了。”王莽神情漠然,话音如冰珠落地。

太后柳眉倒竖,衬着帕子拍桌大骂“糊涂”。天子两手叉腰,得理便猖狂道:“朕还有正事,没空在此与小人胡搅蛮缠!”言罢冲王莽一甩下巴:“走!”

刘傲提袍奔出长信宫,扶着宫墙嘘嘘喘气,等着王莽赶上来。实情是他被吓得不轻,方才太后大发雷霆,说张放下药蛊害天子,罪当车裂,要他下旨将有关人等通通拿下严查。

这时他才意识到此事非同小可。张放固然缺德,可旁人一概无辜,若追查起来,不知要有多少可怜人跟着掉脑袋,他可不想背上那么多条人命;再者,张放投毒未遂,能判个三年五载,却罪不该死,车裂也太夸张了。情急之下,他只得矢口否认,打算先在太后面前遮掩过去,等风声过了,再找个理由单独处置张放一人。

王莽一来,刘傲便靠上去勾住他肩膀,与他咬耳朵道:“谢了,巨君。辛苦你再帮朕带句话儿,叫那货回他爹封地暂避风头,近期不要在京里招摇。”

天子滥情燥欲,却并非无情无义之人,到底还是舍不得旧日情人。王莽心里颇不是滋味儿,蹙眉劝道:“‘那货’恃宠嚣张,欺君罔法,若不及时惩治,恐贻患无穷,请陛下斟酌。”

刘傲见他不答应,唯恐又生事端,不禁烦躁起来,竟使两手托住王莽脸颊,揉搓着求道:“欸呀,巨——君——朕再不见他,他害不着朕了,让他有多远滚多远,别给朕找事,好不好嘛?”

王莽待要再劝,却被他一声声“巨君”叫得脸热,只得摇头叹气,不再争辩。刘傲笑逐颜开,又与他勾肩搭背,嘻嘻哈哈走回未央宫去。

经太后一番点拨,刘傲豁然开朗。当皇帝说难也不难,因为这活儿下限极低,就算他两手一摊啥也不干,也已经比那些横征暴敛、酒池肉林的昏君强多了。

太后教他兼听则明,他理解为踢皮球:御史上书,他便叫抄送大司马;廷尉有事,他便请御史大夫参详;实在不知往哪处推,他便说“所奏不详”,发回查实再报。

如此一来,批奏倒十分容易,过午用罢饭食,各个箱中便已见底。刘傲起身抻个长长的懒腰,走下来拍拍王莽肩头,附耳对他说:“别忘了朕托你办的事。”言罢还冲他k一下,便回寝殿睡午觉去了。

王莽携属下将木箱送回官署,而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