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娶妃后我有了读心术 第178章(2 / 3)

加入书签

太医们齐齐呼出一口气,不是他们不中用,而是有人将有问题的汤盅拿走了,那接下来就没他们这帮太医什么事了。

事情吩咐下去自然有人去查明事情的真相,皇上抚了下丽妃脸上有些凌乱的头发,一手握住了丽妃的手。

丽妃眼中的热泪一下子又涌了出来,她戚戚哀哀的喊了一声:“皇上……我们的孩子,没了啊,明明,明明早上的时候他还在妾的肚子和妾打招呼,叫妾身起床,可现在,没了,就这么没了……”

“朕知道你心里肯定难受极了,但你还年轻,孩子以后一定还会有,你也别想太多,身子才是最重要的。”

丽妃不说话,只是默默的掉眼泪,她的孩子啊,就这么没了,父亲被软禁一直撑到现在不服软为的是什么?

就是因为她肚子里这块肉,可现在孩子没了,想到这个她心中就无比的悲哀,女子出嫁仰仗的就是母家,母家败落,她以后还能有个什么好?

皇上又安慰了两句,眼见已经在研华宫中耽误了小半天,便道:“你好好歇着,朕前头还有事,等忙完了再来看你。”

临走前,皇上还命人从私库中拿了不少的药材出来赏给了丽妃。

然而,皇上刚回了朝阳殿,又一封八百里加急送进了宫中,这次不是幽州来信,而是西戎也对大兴边境发起了偷袭,甘州失守,刘将军重伤。

而且领兵打仗的就是雪妃的亲哥西戎太子戎律连城!

第327章 北梁太子归

于是,刚刚回府歇了小半日的众皇子太臣们又被召进了宫。

这个消息对于大兴朝来说无疑于一道闷雷,来的又快又猛又让人防不胜防,守将重伤,自然要有人接替,就有大臣提议,“武成侯作战经验丰富,又曾和皇上多次并肩作战,虽这些年不曾再上战场,但他那一身功夫可从未落下,臣认为他能担此重任。”

皇上看了举荐的官员一眼,默默将人记下。

接着又有人举荐定国公,还有人举荐肃远侯。

武成侯主动请命,“皇上,臣若能领兵,定能在半月内夺回甘州,臣愿以项上人头担保。”

皇上面上的表情就是一松,“你的本事朕还不知吗?但朕对你另有安排。”

武成侯顿时不说话了,另有安排?难不成是要让他去幽州押运粮草?

接下来殿中大臣继续叽叽喳喳,好半晌后,皇上终于一锤定音。

“甘州之事就交给肃远侯吧,毕竟,肃远侯没少和西戎国作战,经验丰富。

肃远侯可有信心半个月内拿下甘州城?”

肃远侯立刻出列:“回皇上,臣定不辱命。”

“好,拟旨,封肃远侯为征西大将军,即刻起程,前往甘州收腹失地。原刘大将军手下十五万大军均归征西大将军调度。”

说罢皇上将一块虎符交与了肃远侯,肃远侯上前接过虎符,然后行礼告退。

接下来就是粮草之事,原本要送去幽州的粮草就要拿出一半送往西戎,只是这送粮草之人出现了分歧。

皇上原本是想派武将负责押送粮草,太子却出来请命要去幽州送粮,太子从太子妃那里出来就和幕僚商量了小半天,觉得太子妃的提议很好,太子去幽州绝对有利无弊,谁曾想这才几个时辰过去,西戎又和大兴朝开战了。

原本福柔郡主若不与肖述和离,肃远侯应该是他自己人的,现在不结仇就不错了,他自然更要抓住去幽州押运粮草的差事,要不然怎么拉近和战皇叔的关系?

皇上几乎想都没想就明白了太子的心思,可他还是劝道:“战场上刀箭无眼,太子可想清楚了?”

太子道:“儿臣想清楚了,众位将军在前线奋战,儿臣身为太子自然也要为大兴朝出一份力,前线粮草供给乃是重中之重,儿臣定能将粮草在规定时间内安全运到幽州。

皇上思虑良久,最后才道:“好,那便依你,定国公随太子一起走一趟幽州,你二人为押运官准备准备明日便起程。”

定国公赶紧出列,行了一礼接了旨,又朝太子行了一礼,和太子二人双双退下去做准备了。

两人离开后,七皇子又主动请旨想要前往甘州运送粮草,皇上看了眼殿上的众大臣,见有几人出来附和便也顺了老七的意,并也给他安排了一位有经验的老将,前往甘州运送粮草。

西戎和北梁一起对大兴开战,这其中若说没有猫腻谁也不会信,皇上心中担忧,粮草前些日子筹集了一批,接下来还得继续筹集,好在,新粮下来没多久,家家都有存粮,不用愁买不到粮食。

但百姓们会有恐慌是肯定的。

尤其是西戎攻占了甘州城后,百姓茶余饭后议论的焦点几乎都是这件事。

“那西戎太子也太不是东西了点,雪妃娘娘可是他的亲妹妹,他就没想过一旦开战雪妃娘娘的地位堪忧吗?”

“嗨,为了完成雄图霸业,一个妹妹算什么啊……”亲爹都能杀,何况只是牺牲一个妹妹,皇家就是最不讲亲情的地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